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專訪黃細花:『以人為本』推動西藏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2018-03-16 10:11:04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5日訊(記者裴小閣 陳佳琪)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之後,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黃細花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鄉村振興戰略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產業興旺起來,而鄉村旅游便是發展鄉村產業經濟的一個重要抓手。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黃細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陳佳琪攝

  黃細花表示,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不僅可以豐富鄉村的產業結構,還能帶動鄉村居住環境、基礎實施的改善。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移動支付讓人們的出行更便捷,鄉村旅游就像一個移動的錢袋子,青山綠水被轉化為旅游產業之後,通過游客的移動又實現了金山銀山的轉化。農民以農為根,以旅游為本,通過參與鄉村旅游事業,腰包也鼓了起來,變得越來越富有了,這也是進入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綠色、生態、可持續的發展的必然要求。

  西藏林芝的魯朗國際旅游小鎮是廣東對口支援西藏的標志性工程。2016年3月,黃細花作為援藏乾部,接管運營投資超過35億元的廣東援建項目??林芝市魯朗國際旅游小鎮。黃細花介紹說,西藏擁有豐富的雪山、峽谷、高原、草甸等世界上頂級的、不可替代的生態資源,同時還擁有特有的、厚重的、純朴的藏族民俗文化。不論自然資源,還是生態文明,都是西藏旅游業與生俱來的、取之不盡的源泉。正因如此,西藏的鄉村旅游始終以綠色、生態、宜居、宜游的發展目標進行科學的規劃,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以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以魯朗小鎮為例,先後對景區、景點的廁所進行合理化改造,籌建垃圾轉運站、污水處理廠;開展鄉風文明建設,建立鄉風文明公約;挖掘民族文化,舉辦賽馬、牧歌比賽;建立鄉村雙創基地,鼓勵百姓開辦旅游民宿等等,這些也都是鄉村旅游發蓬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如今的魯朗也變成了名符其實的『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藏文化特色小鎮。

  進入大眾旅游時代,全域旅游先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對此,黃細花認為,這充分說明旅游已經成為大眾生活的一個剛性需求,旅游產業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個可持續性產業,也是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美好生活的具體體現。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不僅是旅游部門的事情,還需要多個部門聯動起來協同發展。結合西藏地區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目標,應立足當下『以景為核心』的資源型發展模式,突出『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針對游客『高反』心理,科學規劃旅游線路,使服務更加貼心,交通更加人性化。通過旅行,不僅讓游客感到消費有所值,欣賞到美麗純潔的自然生態,還能提昇當地百姓發生活水平。與此同時,西藏還應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不斷擴大開放力度,充滿信心向海外展示其獨特的美,吸引更多國際游客入藏體驗和旅游。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