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兩會零距離:充滿科技感的未來什麼樣
2018-03-15 21:27: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程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在15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委員通道』上,無人駕駛汽車、超長跨海大橋、高速磁懸浮列車等高新技術成為委員們發言的重點,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炫目的科技未來藍圖。

  無人駕駛汽車

  沒有方向盤也沒有駕駛位,只要開上高速公路,乘坐者就可以『吃著火鍋唱著歌』,直到車輛提醒需要司機接管。這樣的高科技汽車也許很快就將行駛在路面上。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百度今年將推出無人車『阿波龍』,並實現小規模量產。明年起,百度將與一些主流車廠合作推出無人駕駛的家用轎車,可實現高度自動駕駛。李彥宏預計,未來3到5年,在完全開放的道路上,能夠替代司機的無人駕駛汽車就將會出現。

  超長跨海大橋

  歷經十餘年的研究論證與施工建設,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在工業化建造體系下,港珠澳大橋的橋梁和隧道都在工廠裡制造好,用大型設備運到現場,在海上拼裝,在海底對接,最終接頭安裝精度甚至達到了毫米級。

  正如全國政協委員、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所說的,這個超級工程表明中國在超級跨海工程的技術、裝備和管理等多個領域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蘇權科介紹,這一高品質的超級跨海通道主要有兩個重要成果:一是打造了跨海橋島集成工程的核心技術,形成了標准體系,這些成果可以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打下基礎;二是首次由粵港澳合作共建重大工程,創立了三地協同決策、協調發展和協商解決爭端的管理機制,這些成果在合作共建項目領域有更大價值。

  高速磁懸浮列車、真空管道飛行列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我國的高速鐵路運營裡程從9000多公裡增加到2萬5千公裡。高鐵未來將如何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京滬高鐵建設總指揮盧春房表示,未來,中國在鐵路建設上將保持高位運行態勢。到2025年,中國高鐵運營裡程將達到3萬8千公裡。

  展望未來高鐵發展,盧春房提出,下一步我國將打造更快高鐵,研發高速磁懸浮列車、真空管道飛行列車。除此之外,還要打造安全高鐵,通過人防、物防加技防共同保安全;打造智能高鐵,研發環境感知、自學習、自決策的技術;打造綠色高鐵,研發更節能、更環保、噪音更小的動車組列車等等。

  智能芯片

  在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無論是苹果手機、谷歌AlphaGo還是大家都在使用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的軟件,其背後都是小小的芯片支橕著海量數據的計算、處理、傳輸和通訊。

  然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指出,芯片是我國每年進口的最大物資,一年進口額多達2000多億美元,折合一萬多億人民幣。沒有芯片的安全,就沒有信息的安全,就沒有國家的安全。圍繞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人員已研發出『星光中國芯智能一號』,一個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神經網絡處理器。而能耗更低、運算速度是其16倍的『星光中國芯智能二號』也將於今年發布。

  鄧中翰表示,芯片研發能力的提昇,不僅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公共安全視頻監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標准的國家,同時它還能廣泛應用於『天網工程』、『雪亮工程』中,為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國家安全作出重大貢獻。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