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這麼多好政策,總有一款適合你』——全國人大代表暢談脫貧攻堅工作經驗和實踐
2018-03-15 19:54:52 來源:新華網  作者:高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5日舉行的中外媒體記者見面會上,4位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圍繞『脫貧攻堅』話題,暢談扶貧工作經驗和實踐故事,引發中外媒體關注。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全國人大代表趙會傑,是赤峰市大廟鎮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2009年,她剛上任時,小廟子村基礎設施簡陋,農業生產條件落後,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為解決人多地少收入低的困局,她帶領黨員群眾多次考察,因地制宜大面積推廣胡蘿卜和中藥材種植,經過長時間扶貧工作科學有序地推進,到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已達到13000元,村裡道路、文化和醫療等基礎設施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村民臉上笑開了花。

  來自四川的全國人大代表李君,曾是他們縣裡最年輕的村黨支部書記。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位於秦巴山深處,為解決貧困戶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李君在全國首創了『以購代捐』模式,協調愛心企業與貧困戶對接,實現了5000餘戶城市家庭『結親認購』貧困戶農產品,讓捐贈者有回報,讓受助者有尊嚴。李君表示,產業扶貧過程中解決產品銷路是巨大挑戰,通過『以購代捐』體現了百姓勞動創造價值,通過市場行為激勵,促進百姓實現穩定長效脫貧。

  『我剛到村裡時,到每戶走訪都有一個感受,百姓上廁所太不方便。』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岩口鎮向家村村主任向長江說,向家村地處高寒山區,山多田少,十年九旱,曾經70%都是土建房。產業扶貧開展幾年來,村裡水、電、路基礎設施得到大力改善,95戶218人全部提前脫貧,村民家中廁所全部改造昇級,並新增了生態污水處理系統,發展鄉情旅游成為湖南省扶貧旅游示范項目。

  全國人大代表曹慶華是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聯珠鎮黨委書記,墨江是全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全縣99.98%的區域都是山區。鎮上產業基礎薄弱,如何讓百姓脫貧並能持續增收成了曹慶華日思夜想的頭等大事。上任後,曹慶華帶著全鎮乾部職工,半年的時間裡深入村鎮,聽民意實地調研。幾年下來,已培育發展出一批以咖啡、蠶桑、紫米、中藥材和旅游等綠色生態山地產業項目。2017年底,聯珠鎮從2014年6845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了去年的9272元,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4.33%下降到了去年的7.83%。

  『在脫貧攻堅的路上,不可避免將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但國家的大政方針指導我們,加上我們自己的努力,總會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發展的路子,帶領老百姓致富。如今有這麼多好政策,總有一款適合你。』趙會傑說。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