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理上網來】從『減、增、合、調』看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
2018-03-15 10:34:44 來源:中青在線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備受關注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現已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予以審議。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是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貫徹十九大、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部署和具體體現。從整個方案和相應的說明來看,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力度之大,影響面之廣,觸及的利益關系之復雜,是改革開放以來少有的,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定信心。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具有系統性、整體性、結構性、革命性的特點,必將為構建起適應新時代要求的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切實提高政府執行力和政府效能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

  概括起來,整個方案涉及的國務院組成機構的調整可以用『減、增、合、調』四個字來表述。

  『減』是指數量上減少。方案對國務院組成部門和其他機構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減少了8個正部級機構和7個副部級機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只有26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第八輪機構改革,此前7輪機構改革分別發生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這次機構調整雖然數量上與2013年比較接近,在部委數量保持均衡的基礎上對結構進行了優化,更加符合政府工作實際需要。

  『增』是指增加了新的部委和機構。比如,國務院組成部門裡新組建了自然資源部、退役軍人事務部、應急管理部等新的部委,國務院直屬機構裡新組建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國家醫療保障局和國家移民管理局。這些新組建的部委或機構體現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既反映中國特色,也與世界發展潮流相適應。

  『合』是指在原有機構組成的基礎上按照優化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理順職責關系的要求,進行重新整合。比如,在環保部的基礎上,整合相關部委相應職能,組建了生態環境部。在農業部的基礎上,整合相關部委有關農業投資項目管理職責,組建農業農村部,更好地體現十九大提出的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要求。為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方案提出,將文化部、國家旅游局的職責整合,組建了新的文化和旅游部。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不再保留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等等。

  『調』就是將已有的一些機構職能調並到相關既有部委或機構。比如,將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調並入水利部。將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國有企業領導乾部經濟責任審計和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的職責劃入審計署。

  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充分遵循了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基本原則,作為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的工作樞紐,國務院機構改革率先垂范,具有自我革命的勇氣。

  一是有效貫穿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改革的政治主題,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協調行動,增強合力,統籌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全面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是堅決破除制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弊端。比如,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是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關鍵環節,有利於改革市場監管體系,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推動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三是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著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機構職能優化和調整,構建起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更有利於加強和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職能,使得國務院機構設置更加科學合理、職能定位更加優化,權責更加協同,行政更有效率。

  四是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改革的根本價值取向。

  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強化了政府公共服務、社會管理職能,非常明顯地在教育文化、衛生健康、醫療保障、退役軍人服務、移民管理服務、生態環保、應急管理等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領域加大了機構調整和優化力度,體現了人民政府為人民的本質,這也是這次機構改革的最終目標。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