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理解新時代文化建設
2018-03-14 21:00:1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跣本網記者張雨楠/攝

  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大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政治站位高、形勢判斷准、工作舉措實、民生導向強,是一個既高舉旗幟又鼓舞人心的好報告。報告在充分總結過去五年國家各方面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礎上,為今後幾年各方面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文化建設方面,報告指出:『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文藝創作,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檔案等事業。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建好新型智庫。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我們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興盛,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礡精神力量。』報告關於文化建設的集中論述雖然只有這短短的220多個字,但卻是內容全面,主題鮮明,思路清晰,舉措有力,不僅體現出『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這一時代主題,提煉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現實任務,而且從文化傳承、文化事業、文化遺產保護、新興文化業態、公共文化服務、文化交流等方面,對2018年我國文化建設提出了整體性要求,為2018年我國文化建設定下了總基調。

  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否能獲得豐富的精神文化食糧,實際上是人民感知並衡量生活美好程度的一個重要尺度。《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文化建設的集中論述,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對文化建設的成就回顧和前景規劃,具有強烈的總結性、指導性和號召性。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戰略部署,明確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個方面,制定了新時代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目標。我們黨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治國理政的價值引領,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文化建設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建設。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文化建設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實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進步;『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涵。因為豐富的高層次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美好生活的關鍵要素,有助於提高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同時還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因為文化是國家的靈魂、民族的血脈,是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最根本、最深沈、最持久的力量,也是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團結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堅強基石。『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這一重要論斷,正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文化建設領域的具體體現。它的重要意義在於,從文化建設的角度突出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基本政治立場,從戰略高度強調了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的重要性,對於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