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石海平)14日,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長藍紹敏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藍紹敏表示,對於民生工作,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讓群眾出題,政府答題。

3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長藍紹敏(左)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新華網楊濛攝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新華網: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重要責任,但民生工作想要真正贏得群眾滿意卻很不容易。請問您對這種『不容易』怎麼看?今年南京又將怎樣來增進民生福祉?
藍紹敏: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認為面對這種『不容易』恰恰需要『更努力』。民生工作的『不容易』,一方面是政府工作還沒有完全做到『點子』上,民生改善成效和群眾預期相比還有差距;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市民百姓對優質的公共服務、良好的宜居環境、順暢的交通秩序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那應該怎麼樣『更努力』?我覺得,至少在民生工作的選題上,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讓群眾出題,政府答題;在民生工作的重點上,要進一步求准、求實,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想方設法、更好地去破題、去解難;在民生工作的成效上,要盡可能地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從過去解決『有沒有』向解決『好不好』轉變,讓群眾既有面子更有『裡子』,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今年,市政府在民生工作中主要讓市民『點菜』,在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梳理出了7個方面35件民生實事,並寫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向全體市民作出了承諾。今年我們的民生工作,主要就是確保這35件民生實事不折不扣落實,在富民增收、基本公共服務標准化均等化、織牢紮密民生保障網等方面取得紮實成效,使市民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特別是在棚戶區改造等一些難點工作上,我們將重點聚焦、重點發力。
目前,南京還有1500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任務,涉及居民約9萬餘戶,其中主城區佔到100萬平方米左右。客觀上講,棚戶區改造確實是越往後難度越大,之前商業價值高、容易改造的地塊已基本改造完畢,剩下的不少是5000平方米以下零星地塊,大多改造成本很高。但不管困難有多大,幫助這些居民較快地解決住房困難,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我們將力爭通過3年時間,完成剩下的棚戶區改造任務,全面改善棚戶區居民的居住條件。今年將首先完成400萬平方米,並在實際工作中爭取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努力為3年任務完成開好局、起好步。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