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兩會訪談話教育】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如何讓優質教學普及化?
2018-03-14 18:36: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關心 徐姝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關心實習生徐姝彤) 五年來,我國啟動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加大對各類學校家庭和貧困學生資助力度,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教師待遇……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之一,教育公平、教育質量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如何讓優質的教育普及到更多人?如何提昇教育的質量?新華網2018兩會訪談上教育部部長、代表們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陳寶生: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六字箴言提高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

  今年年初,黨中央、國務院下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作出了系統部署。兩會的『部長通道』上,陳寶生用『提、改、育、用、保、尊』這六字箴言概括了貫徹落實這個文件要做的事情。

  那麼,下一步如何抓師范教育的發展?如何培養好未來的老師?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做客新華網、中國政府網《部長之聲》提出,要把制約師范教育發展的幾個主要問題解決好:首先在指導思想上要轉變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把師范教育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基礎工程的戰略位置上來思考、來統籌、來部署,要給它昇位;二是把各級各類專業的師范院校辦好,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的、創新型的優秀教師;三是其他學校,特別是一些綜合類大學,有條件的可以開展師范類教學,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在綜合學科、交叉學科、橫斷學科、基礎學科方面培養新型人纔;四是進一步拓寬和暢通教師供給渠道,改進教師的供給方式。五是要改善優化教育環境,一定要讓教師成為令人羡慕的職業。 點擊詳細>>>

  劉偉: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推動人文社會學科發展

   3月11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左)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新華網郭小天攝

  中國高等教育正在經歷非常重要而且很特殊的時期,每一所大學都面臨著提高自己的教育質量的話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現在雙一流大學的名單裡,如何推動人文社會學科發展的?人文社會學科如何創建『雙一流』?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表示,通過學科之間的交互依托,不斷提昇學科實力,並建立更加公正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

  『「雙一流」建設順利推進的前提在於科學規劃,要服務於國家、服務於社會,還要科學把握社會和學術的發展規律和歷史趨勢。其次,是人纔隊伍建設。再次,要努力構建具有良好引領作用的評價體系。從高等教育人纔培養的角度來說,還需要有基礎的支持,我們叫基礎性學科的支持。好的大學一定有它非常值得驕傲的校園文化和基礎課程的設置。這就是所謂的學科「高原」,它是一種依托。有了這些高質量的基礎性學科的支橕,纔能衍生出一些交叉學科,這些交叉學科當中起到引領作用的學科就會成長為學科的「珠峰」。』劉偉說。 點擊詳細>>>

  嚴純華: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培養具有西部特色的人纔

   圖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做客新華網。新華網楊?攝

  蘭州大學作為西部重點高校,承擔了西部人纔培養的重擔。蘭州大學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為西部輸送人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表示,在繼續保持蘭州大學優勢的基礎上,與國家重大發展略結合,培養具有西部特色的人纔。

  『對於我們自己培養的或者是國內外其他院校培養的人纔,我們還要營造一個能夠讓他們安心工作、安身立命的場所和平臺。既要培養和使用,也要愛惜和保護。我們培養的應該是能夠乾事創業,具有西部烙印,能立足西部,又能面向世界的人纔。對於他們,我們要構建留著住、養得起的平臺。』嚴純華說。 點擊詳細>>>

  黃震: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通過各式各樣的教育手段引領價值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思維

   3月8日,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新華網楊?攝

  人纔培養作為學校的基本職能,一直備受社會的廣泛關注,人纔培養模式直接關系到人纔培養質量問題。如何培養適合新時代的人纔?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表示,我們需要培養更多像錢學森這樣的人纔,有非常強的家國情懷,這樣纔是國家的棟梁。我們的教育必須要信息化、要數字化、智能化,通過各式各樣的教育手段引領價值,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真正的教育是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思辨能力,培養創新思維。通過教育不斷地發現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得到的應該是開放的答案,而不是簡單地去傳授。 點擊詳細>>>

  羅建紅: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雙一流建設體現教育高質量要求

   3月8日,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與網友在線交流。新華網楊濛攝

  2017年,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出爐。雙一流大學的建設帶來了機遇和競爭,各個學校的教育質量也引發關注。

  對此,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表示,老百姓關注『雙一流』建設,直觀來看,是關心教育質量。高等教育質量提昇的第一關就是生源的選拔。生源選拔需要全社會達成一個共識纔能實施,不單單靠高校本身。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纔,高等教育只有高質量發展,纔能體現其在人纔培養,和國家發展方面所作的綜合貢獻,老百姓纔會滿意。 點擊詳細>>>

  葛道凱: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適合的教育』纔是最好的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新華網李相博攝

  『適合的教育』是解決當前教育主要矛盾的『鑰匙』,什麼叫做『適合的教育』?如何發展『適合的教育』?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做出了這樣的解釋。

  『適合的教育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適合的教育是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第二層意思,適合的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需要的教育;第三層意思,適合的教育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適合的教育,其核心是要順應人民群眾對教育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拓展教育供給,保障人的健康成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葛道凱說。 點擊詳細>>>

  皇甫立同: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注重教師素質能力建設

   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陰中學校長、黨委書記皇甫立同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新華網唐楊攝

  教育需要高品質的管理環境、高品質的辦學思想、高品質的教師隊伍以及高品質的內涵管理。談到如何加快構建高品質的『適合的教育』時,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陰中學校長、黨委書記皇甫立同表示,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建設教師隊伍是發展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新時代教育要最先考慮「師德弘揚」 ,要認真鋪好品行底色,要不斷涵養教師的教育情懷。對於基礎教育的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出真招、實招,切實提高教師地位和經濟收入,吸納更多的優秀人纔加入教師隊伍,纔能解決目前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學科、學歷、年齡、性別等方面結構性矛盾,纔能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的差距,促進教育事業的和諧健康發展。』皇甫立同說。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