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教授張傑
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纔是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用『第一』闡述『發展』『創新』『人纔』這三大要素,透射出深刻內涵。
回顧和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可以看出,『發展』『創新』『人纔』貫穿於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關注議題之中,深刻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這三個『第一』所釋放出來的清晰且強烈的信號,不僅僅高度提煉和概括了今後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的核心任務和重點方向,也為今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指明了工作重點和改革突破口。
首先,牢牢抓住『發展是第一要務』這個牛鼻子,引領和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全面建設。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有力地證明,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的黨和國家正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思路,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一方面,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另一方面,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因此,發展仍然是解決中國當前社會總矛盾的『總鑰匙』,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任務的『牛鼻子』。把『發展』始終放在『第一要務』的位置,這就意味著,無論從頂層設計還是推進改革開放的具體措施來看,都必須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來謀劃和部署。特別是,對於當前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攻關期的中國經濟而言,跨越這個『關口』的關鍵一招,就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就是對『發展是第一要務』原則的集中體現和科學實踐。
其次,全力激發『創新是第一動力』這個動力機制,引領和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全面建設。縱觀當今世界的發展大勢和列國競爭邏輯,一個永恆的道理是,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創新不僅僅是引領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更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橕。無論是從實施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角度來看,還是從不斷增強中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的角度來看。既要全面提昇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體系以及強化國家創新體系,加快經濟新舊動能的轉換,大力振興實體經濟;也要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以優質的制度供給、服務供給、要素供給和完備的市場體系,增強發展環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加快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全面建設。因此,『創新是第一動力』有著更為廣泛的內涵,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發展取向和指導原則,也是社會治理的發展取向和指導原則;不僅僅是城市區域的發展取向和指導原則,也是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取向和指導原則。
最後,廣泛發揮『人纔是第一資源』這個核心要素作用,引領和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全面建設。功以纔成,業由纔廣。人纔不僅僅是創新的核心要素,更是推動各種新發展模式和新發展理念的主導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纔政策,以識纔的慧眼、愛纔的誠意、用纔的膽識、容纔的雅量、聚纔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纔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這些暖人心、聚人心、激人心的金句良言,深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對人力資源以及『人纔立國』重要性的高度重視和全面把握。由此,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只有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纔激勵機制和領先性的人纔培養等制度體系,纔能貫徹落實『人纔是第一資源』,從而推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