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陳聰、鄭明達)如何讓高層次創新型人纔既要『引進來』,更要『留得住』『發揮好』?全國人大代表、復旦大學教授丁光宏認為,一方面應建立國家層面功能完備的人纔信息庫,另一方面應為國際人纔在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組建創新科研團隊開闢『綠色通道』。
丁光宏提出開闢『綠色通道』的想法,應為國際人纔在國內高校科研院所招收博士研究生、招聘科研助理與技術員等提供『綠色通道』,鼓勵自主組建創新科研團隊,鼓勵在中國設立全球性研究與開發合作基地,以此為基礎吸引更多國際人纔加盟,打造開放的國際化隊伍,同時也能夠培養大批本土創新人纔。
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技術評估與轉移服務中心主任楊帆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賦予創新團隊和領軍人纔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的內容印象深刻。她建議有關部門盡快針對政府工作報告中釋放的政策紅利制定具體而操作性強的舉措,同時進一步改革對成果轉化收益的稅收優惠力度,加強相關法規政策對成果轉化收益稅收優惠及實施流程等規定的一致性。
楊帆也對如何提高科研人員的獲得感提出想法,她建議進一步對科技管理的體制機制進行創新,實施科研項目梯次接續的機制,提高項目研究的持續性支持和延續性推進,通過實實在在的舉措更好地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
創新型國家建設必須依靠人纔,為了引進和吸引高層次創新人纔,各地都出臺了相關政策。然而,目前東北、西部地區人纔向經濟發達地區流動過快的問題引起了中科院沈陽分院院長韓恩厚代表的關注,他認為,東北、西部地區創新型人纔流出過快可能會隨著時間推移造成更嚴重的不平衡,不利於國家科技創新的整體協調發展。
為此,韓恩厚建議有關部門進行評估評價時,對於從國內各單位之間流動的人纔,至少五到十年內不能計入人纔指標中。同時,鑒於發達地區的自籌經費能力較強,對到東北、西部工作的各類高層次創新型人纔,應考慮增加經費予以支持,以促進和激勵人纔在這些區域『留得住』『發揮好』,確保東北振興、西部開發等國家戰略的有效實施,避免『人纔窪地』導致『經濟窪地』問題凸顯。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