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全國政協委員、民建貴州省委副主委、中天金融集團董事長羅玉平(中)參加小組討論。
新華網北京3月13日電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發展主線。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民建貴州省委副主委、中天金融集團董事長羅玉平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他重點關注西部地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尤其是西部『玉米調改』問題。
羅玉平表示,經過調研,他發現『玉米調改』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土地多、時間短,『玉米調改』任務重,農民調改配合度低;二是針對『玉米調改』,欠缺有效的補貼和傾斜政策;三是財政缺位、金融錯位,『玉米調改』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場機制保障。
因此,羅玉平建議以金融補位、長效造血,全力支持西部地區『玉米調改』。具體建議包括:首先建立『玉米調改』產業發展基金,定向支持龍頭企業以『一鄉多業』、『一業多鄉』等方式實現規模種植、高效種植,帶動『玉米改種』農戶脫貧致富;其次,建立農戶基礎信息大數據系統,提供精准金融服務為農戶提供季節性生產資金支持,增加『玉米改種』農戶的生產性收入;第三是將精准脫貧與『玉米改種』相結合,打造與『玉米改種』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化解『玉米改種』農戶在資金、技術、市場方面的痛點,著力解決『玉米改種』農戶『種難、賣難』;第四是以『玉米調改』產業發展基金為樣板,推動實現扶貧產業基金的市場化、資本化,打造金融精准脫貧模式。
羅玉平認為,應以金融之力推動『玉米改種』帶動農戶脫貧致富,成立『玉米調改』產業發展基金、推進普惠金融進村入戶。同時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通過平臺+農產品基地直采方式建立與『玉米改種』農戶的幫扶合作機制。最終打通『融、投、管、退』形成完整閉環,構建『金融企業+銀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聯結機制,大力推廣『生產基地+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商超銷售』等產銷模式。最終形成『農產品+農產品銷售端+農村金融服務』的有效連接,實現金融資源下沈,服務千萬農戶,促進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及村集體經濟增收,給老百姓帶來實惠,助力西部地區脫貧攻堅。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