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總書記,我們有信心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8-03-13 14:04:10 來源:人民網  作者:章斐然 楊麗娜 趙娜 李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現在,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居民消費加快昇級,創新進入活躍期,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老套路上,不僅難有出路,還會坐失良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月5日下午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說。

  從2014年作出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論斷,到2015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到黨的十九大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判斷,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經濟的波湧中一次次為中國經濟准確把脈、精確導向。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發展現代裝備制造業,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軍民融合產業,補足基礎設施欠賬。

  習近平總書記為高質量發展指明的具體路徑引發了全國人大代表們的熱烈回響。

  重慶榮昌:用搞工業的辦法來抓畜牧業

  重慶榮昌,地處重慶與成都的連接地帶,是一個傳統的畜牧業大區,以世界八大優良種豬之一的榮昌豬聞名。但過去一家一戶養殖的模式使得農民收入不高、抗風險能力不強,產業難以實現規模化發展。

  『我們要用搞工業的辦法來抓畜牧業,用集約化經營提昇畜牧業效益,用園區的辦法振興鄉村。』重慶市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代表告訴記者,榮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剛剛獲得國務院批復,成為第一個國家級的農牧特色高新區。

  『我們會抓好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昇級,並且爭取輻射周邊地區。』他說。

  他談到,榮昌有畜牧科學研究院,有大學研究科學養豬。將來,利用好學術資源和園區平臺,實現養殖業從一產轉為一二三產聯動是榮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

  曹清堯還指出,榮昌作為長江流域地區,必須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示,對長江沿線嚴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業,保護森林植被。

  『保護生態環境也可以成為一項產業。』他說,『榮昌地處兩個千萬級人口城市的連接處。如果能為千萬人提供更好的生態產品,吸引人們來當地消費,就能實現雙贏。』

  內蒙古烏蘭察布:借力『一帶一路』帶動加工貿易增長

  烏蘭察布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位於京津冀、環渤海、呼包銀榆三大經濟圈結合處,是進入東北、華北、西北三大經濟圈和亞歐經濟帶的樞紐城市。

  『高質量發展是烏蘭察布思考和探索的內容。』全國人大代表、烏蘭察布市市長費東斌表示,近兩年來全市以『一帶一路』倡議和大數據產業為抓手,圍繞高質量發展不斷破題。

  費東斌介紹說,烏蘭察布市作為節點城市,2017年中歐班列開行70列,返程15列,帶動木材、皮件等產業迅速發展。如何在交通運輸的基礎上,帶動加工貿易發展是烏蘭察布市高質量發展的新方向。

  『當前「一帶一路」沿線鐵路回程貨物比例偏低,這並非是市場沒有訴求。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在境外缺少組織回程貨物的物流園區。目前,我們在聖彼得堡租下了200畝園區,計劃在2018年5月份運營,完成組織貨物、貿易倉儲、報關等環節的工作,帶動加工貿易增長,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他說。

  談及大數據產業,費東斌表示,內蒙古自治區正在加快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步伐。烏蘭察布市在大數據產業上具有四方面優勢:一是地質穩定,排除了地震多發的因素;二是運營成本低廉,風電、光電等新能源豐富;三是常年溫度低,全年平均氣溫4.3度,有利於設備降溫;四是與北京地理位置較近,在烏蘭察布與北京亦莊之間,已經鋪設了兩條光纜。

  『圍繞大數據中心建設,我們下一步計劃發展服務外包、人工智能等產業,一些在行業領先的企業已經來烏蘭察布考察調研。』費東斌表示,通過兩個抓手,烏蘭察布市有信心完成高質量發展。

  黑龍江雞西:『不等不靠』力改『一煤獨大』產業格局

  雞西,作為著名的『煤城』,過去嚴重依賴資源消耗、『一煤獨大』的產業格局正在悄然生變,非煤產業的支橕力日益增強。

  據黑龍江省雞西市長張常榮代表介紹,近年來,雞西通過堅定走轉型發展之路,地區經濟逐步爬出低谷,實現了穩步增長。『尤其可喜的是,煤炭產業比重大幅下降,下降幅度超過百分之二十。同時,非煤產業保持較快增長,特別是重點培育的石墨、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生物醫藥產業成長迅速。』

  張常榮從多年的實踐總結,煤城轉型發展,關鍵在於充分激發內生動力,主動作為,不等不靠,充分挖掘優勢和潛力。『理念必須發生根本的變化!』他強調,在推動轉型發展過程中,從過去關注規模、速度、資源向關注質量方面轉變。比如在推進產業項目上,要堅持產業項目與創新驅動、新增長領域培育相結合,構築現代產業體系,把實體產業做強做優。

  張常榮表示,要緊緊圍繞『新』字做文章。他說,要注重創新,推動更多的科技企業成長,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運用新技術、推動產品新業態,推廣商業新模式;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改造提昇傳統產業……『讓大企業頂天立地,讓小企業鋪天蓋地,讓我們的個體工商戶枝繁葉茂!』

  安徽宿州:『兩條腿走路』改善地區產業結構

  『過去宿州傳統產業偏上游、偏重化、偏初低端,現在就要進行昇級。』安徽省宿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代表在具體談到宿州如何落實實現高質量發展時說。

  據介紹,宿州經過幾年的探索,緊抓信息時代需求,初步打造了雲計算產業,在建的雲計算數據中心供不應求。『每年增長幅度都很大,甚至超過100%,爆發式增長是我們始料未及的。』據介紹,目前,全國數據產業、雲計算產業的主流公司,如華為、科大國盾量子等已在宿州安家落戶。

  『這個產業的發展我們非常樂意看到。』楊軍說,『此外,我們還努力發展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綠色家具等。』

  楊軍強調,要兩條腿走路,在用新的、高速發展的高端產業改善地區產業結構的同時,也要注重傳統農產品加工業、鞋服制造業等轉型昇級。

  他認為,可以用現代產業聯合體的形式發展農產品加工制造產業,使其產業結構、公司結構更加合理;利用數字化技術,建立柔性制造生產線,適應市場個性化定制需求,促進鞋服制造業加快更新換代。

  『實現高質量發展,無疑是我們地方經濟發展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向。』他說:『我覺得大有可為!』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