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我在指導培訓班的學員學習亂針繡。我從事亂針繡快20年了。記得當年我從父親手裡接過繡花針時,自己琢磨出了更適合人物肖像的新繡法,用針作畫,作品接連獲『百花杯』等獎項。我的一幅作品《奧運會水上場館圖》,還被作為特殊禮物贈送給了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
事業發展越來越好,我開始琢磨另一件事:能不能讓村裡的留守婦女一起發展刺繡?這樣既能增加她們的收入,還能為亂針繡培養更多的傳承人纔。這個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我毫不猶豫乾了起來,面向我們寶應縣婦女免費開展亂針繡技能培訓。到現在,培訓班一共開了20期,培訓學員近2000人。目前,單是我們魯垛鎮就有刺繡企業及繡坊、繡莊30多家,從業者3000多人,年產值3億元,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鎮300多貧困戶也由此脫貧致富。
鄉土人纔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群眾致富的領路人,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發揮『土專家』『田秀纔』的作用至關重要。在調研中,我了解到老一輩手藝人對傳承人的問題普遍感到頭痛。所以,這次帶來了拓展完善非遺傳承方式的建議,通過支持職校開設傳統技藝技能課程等舉措,規模化培養鄉土後備人纔。
鄉土人纔往往手藝精湛,但是缺乏大視野。傳統技藝也要推陳出新,要打造名師工作室、大師傳習所等專業培養平臺,帶動鄉土人纔定期參加各類藝術節、作品展,宣傳推廣技藝,拓展眼界見解。針對鄉土人纔『單乾戶』居多的問題,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的相關行業協會,引導鼓勵有能力的鄉土人纔創辦特色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幫助更多的當地群眾致富奔小康。
(本報記者尹曉宇整理)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