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希代表(廣東省委書記)

駱惠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劉賜貴代表(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改革開放開創廣東新局面
李希代表(廣東省委書記)
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還要靠改革開放。要深化改革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難題,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當好向世界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重要窗口、國際社會觀察我國改革開放重要窗口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兩會廣東團審議時強調指出,廣東得改革開放之先機,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還要靠改革開放。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殷殷囑托,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當好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向世界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重要窗口、國際社會觀察我國改革開放重要窗口。
堅決按照總書記指引方向推進改革開放。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維護總書記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貫徹到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全過程各方面。無論廣東改革開放進行到什麼時候,都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決遵循中央頂層設計,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弘揚老一輩改革開放先行者敢為人先的勇氣和精神。敢為人先是廣東重要改革經驗和寶貴精神財富。要系統總結改革開放40年成果,弘揚改革開放之初老一輩『殺出一條血路』改革精神,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勇於先行先試、大膽實踐探索,在新時代創造更多改革開放新鮮經驗。
深化改革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難題。『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深化省情認識,堅持問題導向,推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補短板、強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強力推動鄉村振興,構建『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新格局,縮小粵東西北差距,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打造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地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瞄准國內外最高最好最優,以更寬廣視野、更高目標要求、更有力舉措推動全面開放。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攜手港澳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本報記者劉 磊鄧 圩整理
高舉旗幟邁上山西新征程
駱惠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我們著力解決管黨治黨、意識形態、轉型發展、深化改革、脫貧攻堅、生態治理、民生改善等問題,取得了明顯階段性成效。山西政治生態已經由『亂』轉『治』,山西發展已經由『疲』轉『興』,各方面建設邁上新的征程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根本理論指引。這次憲法修改,從最高法律意義上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體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高揚起了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旗幟。
山西一度面臨治理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和經濟斷崖式下滑兩大課題。為把握山西工作的正確方向,省委明確提出,要以習總書記重要思想作為辦好山西事情的根本指引,做到構建良好政治生態和推動經濟穩步向好『兩手硬』,極大統一了全省乾部群眾的思想。我們在『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全面覆蓋』上下功夫,著力解決管黨治黨、意識形態、轉型發展、深化改革、脫貧攻堅、生態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取得了明顯階段性成效。我們連續兩年召開全省學用習總書記重要思想交流會,去年開展『維護核心、見諸行動』主題教育,在黨的十九大前,山西已全面形成了學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大格局。黨的十九大後,我們把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與深入貫徹習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強調要再來一場大學習,來一場深刻的思想革命。
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指出,山西政治生態已經由『亂』轉『治』,山西發展已經由『疲』轉『興』,各方面建設和發展邁上新的征程。在經歷了極不平常的重大轉折和政治考驗後,山西乾部群眾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深切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大家堅定地認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風險與挑戰,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勝利。
本報記者胡 健整理
真抓實乾建設美好新海南
劉賜貴代表(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海南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經濟發展大勢作出的戰略部署,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視察海南時指出,要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牢記囑托,海南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新一輪改革開放,努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必須把著力點放在壯大實體經濟上。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海南作為消費承接地要主動適應大眾需求,培育壯大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12個重點產業,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發展海洋經濟,推動互聯網、大數據和實體經濟融合,堅決破除『房地產依賴癥』、決不當『房地產加工廠』,加快路網、光網、電網、氣網、水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供給體系質量。
必須把突破點放在深化改革開放上。站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新起點上,我們要以更加精准、更加配套、更加革命的舉措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推進省域『多規合一』、農墾、行政體制等重點改革,促進資源要素自由流動、高效配置。發揮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的作用,推動打造『泛南海經濟合作圈』,把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
必須把落腳點放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上。努力讓百姓上好學、看好病、就好業、住得舒心、吃得放心,堅決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海南百鎮千村』,把鄉村民宿建成『候鳥』人群樂居、當地百姓增收的『鳥巢』。開展社會文明大行動,創建海南文明島,齊心協力實現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園、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和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三大願景』。
本報記者 陳偉光 整理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