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人大舉行記者會,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回應社會關切 『三步走』,全面建成經貿強國
2018-03-12 11:05: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金正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商務部部長鍾山、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和副部長錢克明圍繞『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商務事業高質量發展』回答記者提問。

  推動商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商務事業高質量發展是商務部的使命和責任。』鍾山指出,我國已經成為經貿大國,消費、外貿、外資和對外投資指標居世界前列,但仍然『大而不強』。要成為經貿強國,必須堅持創新引領,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鍾山介紹,對標黨的十九大作出的戰略部署,商務部規劃了3個階段性目標:2020年前,進一步鞏固經貿大國地位,推進經貿強國的進程;2035年前,基本建成經貿強國;2050年前,全面建成經貿強國。為此,商務部明確了今後5年的6項主要任務:一是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二是提昇外貿競爭新優勢;三是提高雙向投資水平;四是優化區域開放布局;五是構建新型國際經貿關系;六是增強商務服務民生的能力。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各個國家的大合唱

  去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布,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鍾山介紹,博覽會每年辦一次,是一個機制性的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定於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位於上海的國家會展中心舉辦。

  鍾山認為,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深遠的意義,是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是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實際行動,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信心。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是中國的獨唱,而是各個國家的大合唱。』鍾山強調,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既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也為全球貿易發展搭建了公共平臺,為發展開放型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一個國際公共產品。

  鍾山介紹,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包括國家形象展和企業商業展。國家形象展主要展示參展國經濟發展和對外合作情況,原計劃邀請國家60個,目前報名國家數量已大大超出計劃。企業商業展主要展示商品服務,目前已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報名,預訂展位面積比初步計劃超出20%。

  中國不希望打貿易戰,不會主動發起貿易戰

  記者會上,鍾山對中美是否會打『貿易戰』進行了回應。他表示,貿易戰沒有贏家,中國不希望打貿易戰,也不會主動發起貿易戰。但是我們能應對任何挑戰,堅決捍衛國家和人民利益。

  鍾山介紹,中美兩國近40年來貿易規模增長了232倍,雙向投資累計已經超過2300億美元,『這充分說明兩國經濟互補性很強,合作潛力很大。』

  針對中美兩國貿易不平衡問題,鍾山說,兩國統計口徑存在較大差異,美國每年對中美貿易順差高估20%左右。中國對美貨物貿易有順差,美國對華服務貿易有順差,加上美方高技術對華出口管制等因素,導致目前出現貿易不平衡問題。與此同時,兩國在市場准入、安全審查等方面也存在差異,對彼此之間的貿易、投資都產生了影響。

  鍾山說,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我們非常願意與美方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通過合作來解決分歧,實現互利共贏,造福兩國人民,為全球經濟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去年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進出口總額1.1萬億美元

  『一帶一路』倡議已得到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積極響應和參與。鍾山介紹,『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貿易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進出口總額1.1萬億美元,增長了14.8%,高於全國外貿總體增速3.4個百分點;投資領域不斷拓寬,中國對相關國家累計直接投資已超過了600億美元,涉及農業、制造業、基礎設施等諸多領域;重大項目紮實推進,一批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相繼建成,一批能源、資源合作項目順利推進,一批制造業項目竣工投產。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