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政協舉行記者會,五位委員暢談民生熱點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2018-03-11 09:04: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張棖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本報北京3月10日電 10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會。環保部副部長、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黃潤秋,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就『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回答記者提問。

  『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目標已全面實現。黃潤秋說,為實現這一目標,2017年環保部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個城市進行了燃煤替代和散亂污企業的整治工作,同時強化環保督查,進一步壓實了地方政府責任。但當前大氣污染治理仍處在負重爬坡階段。下一步將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三個方面進行調整和優化,改變能源結構,控制重點地區的煤炭消費總量,提高鐵路貨運比例,同時對重型卡車的超標排放嚴加管控。

  劉利民說,我國現有幼兒園24萬所、幼兒4400萬人,2009年以來,學前教育三年普及率從50.9%提昇至79.6%,是歷史性的巨大成就,但仍存在公辦園少、民辦園多、無證園亂發展的不平衡局面。他建議,未來要擴資源、增普惠、強監管、提質量,即千方百計拓展學前教育的資源供給、增加學前教育投入;同時在選拔、待遇、師德等方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此外,加快立法進程,明確各級政府在發展學前教育過程中履行的責任,並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管。

  『扶貧一定要抓住產業扶貧、搬遷扶貧、就業扶貧這個「牛鼻子」。』許家印表示,必須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派出一支懂管理、懂技術、能吃苦耐勞、能打硬仗的扶貧隊伍,和當地乾部群眾齊心協力、並肩作戰,形成強大的合力。『如果每300家民營企業中有1家幫1個村,就可以實現村村都有企業幫扶,進而形成龐大的社會幫扶力量,為脫貧攻堅做出應有貢獻。』

  『脫貧不能等、靠、要,我們一直強調要做好產業扶貧,幫助貧困戶建立一個可以自行運行的機制。』劉強東說,未來京東將在物流和農產品品牌方面,幫助更多的貧困地區打造更多優質扶貧品牌,讓它們走出來,不僅為貧困戶帶來收入、脫貧致富,同時讓消費者吃到美味、安全的食品。

  劉玉村認為,有限度的財力投入與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之間的矛盾,社會評價跟個體感受之間的差異,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平衡,是當前醫改遇到的三大難點,要想辦法讓醫療衛生行業吸引最優秀的人纔。對於怎樣加強基層的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劉玉村建議,要培養足夠的家庭醫生,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有家庭醫生,解決看病就醫難的問題。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