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張國棟認為,站在新的歷史方位,要想書寫好新時代的發展新答卷,學深悟透『功成不必在我』新內涵,並將其真正付諸實踐,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8日上午,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說,『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做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績,也要做潛績。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經過歷史沈淀後真正的評價。(3月8日新華網)
在筆者印象中,有關『功成不必在我』的話題,習近平說過多次。這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而今,習近平再次強調『功成不必在我』,將老話題賦予了新內涵,對於我們進一步學深悟透『功成不必在我』的要求,做好新時代各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極等待、無所作為,而是要立足現實,乾好當今。因為,今天承接著未來,沒有今天的堅實基礎,就不可能向未來快步邁進。因此,必須抓住當前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擴展我們的發展空間。要像釘釘子那樣,一錘一錘釘下去,實乾苦乾,夯實基礎,穩紮穩打,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要牢固樹立問題意識,從解決問題入手,緊緊盯著薄弱環節,涉險灘,謀對策,破難題,在解決問題中推動前進。
『功成不必在我』,要統籌兼顧,善於規律性地把握問題。事物發展有其內在規律性,決策必須尊重實踐,遵循規律。判斷一個時期的決策是不是應該堅持和發展,關鍵要看它是否尊重實踐、符不符合規律,而不是看能否『功成在我』。對於不同時期作出的決策,只要符合新的實踐要求,符合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都要充分尊重,而不能簡單地、一味地否定。
『功成不必在我』,要摒棄功利思維,善於系統性地處理問題。如果把『功成』看成大系統,一項決策的作出、一任領導的作為就是子系統。各子系統之間只有分工協作,相互配合,接續發力,纔能達致『功成』。做任何決策都要強化系統性,比如抓經濟不能只考慮GDP增長,抓生態治理不能光顧眼前,唯此纔能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可持續性。
總而言之,『功成不必在我』,需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做到『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需要踏踏實實乾好工作,認認真真抓好落實,既要做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做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績,也要做潛績;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經過歷史沈淀後真正的評價。
只有做到這些,我們的工作纔能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使命;只有做到這些,纔是真正做好了自己的『功課』,留下了自己的『功績』。正如習近平所強調的那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准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站在新的歷史方位,要想書寫好新時代的發展新答卷,學深悟透『功成不必在我』新內涵,並將其真正付諸實踐,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張國棟)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