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2018兩會·改革新征程】『三個第一』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指明方向
2018-03-09 18:13:33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李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7日上午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聽了10年前歸國創業的袁玉宇代表的發言,習近平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纔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是不可能真正強大起來的,只能是大而不強。強起來靠創新,創新靠人纔。人纔政策、創新機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點。(3月7日新華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夢想,也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不懈奮斗的價值追求。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本質上就是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習近平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三個第一』,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指明了方向。

  發展是第一要務。這個『第一』一方面堅持了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我國基本國情的准確判斷。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報告同時也指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無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都必須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要堅持不懈推動改革取得新突破,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我們任重而道遠。

  人纔是第一資源。近年來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的即是調動全要素的生產率,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其中,人力資源是全要素中最活躍、也最具價值的資源要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習近平在『發展是第一要務』的基礎上,提出『人纔是第一資源』,深刻闡釋了人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極端重要性,可謂高屋建瓴,真正抓住了問題的牛鼻子。新時代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纔。聚天下英纔而用之,把各方面優秀人纔集聚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中來,纔能匯合成實現中國夢的磅礡力量。

  創新是第一動力。要落實『發展是第一要務』,就要依靠人纔這個『第一資源』。人纔的作用是什麼呢?就是要不斷推動創新,讓創新成為發展的『第一動力』。落實到經濟發展上,就是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正如習近平所強調的,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是不可能真正強大起來的,只能是大而不強。強起來靠創新,創新靠人纔。

  『三個第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直擊關鍵,對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習近平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三個第一』,並明確表示『人纔政策、創新機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點』,飽含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殷切期盼。我們要將『三個第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同書寫新時代的發展新答卷。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