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代表委員熱議高質量發展的『有所為,有所不為』
2018-03-09 14:02:15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題:代表委員熱議高質量發展的『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老套路上,發展不僅難有出路,還會坐失良機。全國兩會上,圍繞我國經濟發展形勢,代表委員們道出了經濟轉型的攀昇路徑,以及高質量發展的『負面清單』。

  制造業昇級、高質量提昇已悄然起步

  全國政協委員、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制造業昇級、高質量提昇已在悄然起步。與此同時,政府不管是在產業政策、技術政策還是稅收政策的支持上,都有很大變化。

  不久前,由沈陽鼓風機集團制造的我國首臺套120萬噸/年乙烯裝置在廣東惠州試車成功。全國人大代表、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戴繼雙說,打破海外巨頭的技術壟斷,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提供『大國重器』,高質量發展為裝備制造業帶來了實打實的成效。

  『提出高質量發展只是剛剛開始。』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評價的體系、統計的體系、政策的體系、績效的評價等等都會相應地做出一些調整。

  『我相信中國制造業的昇級很有可能像互聯網技術應用一樣,在幾年以內有很大的提昇。我對中國制造的轉型昇級充滿信心,中國人的創造力在這方面很快會顯現出來。』寧高寧說。

  向落後發展方式說『不』

  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表示,新時代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昇級的同時,還要明確哪些方面『有所不為』。

  ——不再犧牲環境搞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溫娟認為,在環保方面,落後的產業、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等都應列入高質量發展的『負面清單』。2017年,天津整治『散亂污』企業2.1萬家;城市散煤實現『清零』。去年4月30日,天津港全面停止接收重型柴油貨車散運煤炭,徹底消除了30年來往返穿行於山西陽泉、內蒙古烏蘭察布和天津港之間的『黑色巨龍』。經核算僅這一項,每年可減少柴油消耗80餘萬噸,減排氮氧化物9000噸,這些排放85%都集中在京津冀區域,為區域空氣質量總體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再盲目追求高增速。『把今年的預期目標定在6.5%,比去年實際增長低0.4個百分點,是為轉變留有空間。』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說,長期以來,地方政府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但是向質量方面的傾斜不夠,這次十幾個省份調低了增長目標,可見地方政府在這方面已經開始有所轉變。

  ——不再做無效投資。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副主任張水波建議,應該把無效投資列入高質量發展的關注清單。在我國現在的投資中,還有很多粗放現象,比如很多PPP項目,由於沒有做出精確化可行性研究,最後都無法很好地推行。而這種投資項目,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額度都很大,一旦不成功,就是無效投資,甚至造成嚴重浪費。

  『只有過剩的產能,沒有過剩的產業』

  楊偉民表示,中央強調的穩中求進是我們經濟工作的方法論,最核心要義就是遵循規律,把握好各項工作的度,既不要冒進,也不要無所作為、無所事事。

  『只有過剩的產能,沒有過剩的產業。』全國人大代表、安徽銅陵市市長胡啟生認為,比如鋼鐵行業,地條鋼是需要淘汰的,低附加值的螺紋鋼產品是過剩的,但是高附加值的高強度特種鋼,則是稀缺的,屬於戰略新興產業。

  經濟高質量發展還要考慮到區域差別性、時期階段性。胡啟生說,一方面在不同的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模式不盡相同。以勞動密集型的服裝加工企業為例,在北上廣一線城市等經濟發達地區,可能沒有特別適合的發展土壤,但如果是在皖北的一些以農業為主、經濟欠發達的人口密集的縣,則可以變成適宜發展的產業,可以就近消化當地就業人口。

  另一方面,在同一個地方,當前階段適合發展的產業,一段時間之後,經濟發展到了新的水平,也可能會被逐漸列入發展的『負面清單』。(參與采寫:付光宇徐蕊王炳坤程士華李鯤)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