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大幅壓減工業生產許可證,強化產品質量監管。全面開展質量提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
實際上,建設制造強國,已經成為了提昇中國經濟質量的重要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支持傳統產業優化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准國際標准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乾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指出,要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在今年兩會上,『制造強國』這一主題引發了代表委員們的共鳴。全國政協委員、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董事長斯澤夫在參加小組討論時表示,制造強國決定了一個國家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至關重要。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在工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制造強國也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徐福順說,『總是「跟跑」「學跑」是不夠的,不能成為一流的企業。要培育國際一流企業,就必須走創新之路。通過創新驅動戰略,補短板,解決我們還存在不足的方面。』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表示,打造優質產品是高層次供給補短板的重要途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制造強國建設、破除無效供給,將推動供給側質量得到進一步提昇,促進中國制造加快邁向中高端。
建設制造強國,離不開創新驅動的引領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省長李國英表示,要突出創新,強化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橕,全面加強『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建設,著力提昇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智慧經濟,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強勁動力。他表示,下一步,安徽將在三個方面進一步抓好創新驅動的引領性工作。包括加快建設四大創新戰略平臺,構建完善省域創新網絡體系;提昇科技能力轉化水平,大力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的通道、平臺和機制建設,努力在量子信息、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機器人、現代醫療和生物醫藥、高性能新材料等領域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匯聚更多的創新人纔,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纔政策,努力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科技人纔和創新團隊、一大批優秀企業家、一大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
廣發證券認為,在新時代的產業發展圖譜中,制造業昇級無疑是『重中之重』,這代表實體層面的『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局面能否實現改善,也關系到大國戰略是否具備更加強大的產業支橕。制造昇級已經成為新時代強國之夢背景下重要的一環,未來將進入到實質性的加速階段。在技術革新及產業昇級趨勢下,供給側改革的重心將逐漸從傳統過剩產能向戰略新興產能轉移,創新要素纔是未來供給側的發力方向。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體的先進制造業將是未來實體經濟崛起的主要動力。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