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新介紹,信陽有800多萬人,其中有100多萬人從事茶產業,從產值來說規模有100多個億,從種植面積來說有210萬畝,『所以茶是信陽的一個支柱產業。』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北京3月8日電(記者謝深森)『我是做茶產業的,因為我來自信陽,茶產業在河南是一個特色農業,在信陽是支柱產業。』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文新在接受未來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文新(受訪者供圖)
小茶葉成就大產業會有大前景
在信陽,茶產業助力脫貧。『把茶產業種好,關系著信陽革命老區脫貧的問題。』劉文新表示,茶產業涉及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融合發展,從種植、加工、生產、銷售、茶文化、茶飲食、茶具,每一個產業鏈接都提供廣大的就業崗位。
劉文新介紹,信陽有800多萬人,其中有100多萬人從事茶產業,從產值來說規模有100多個億,從種植面積來說有210萬畝,『所以茶是信陽的一個支柱產業。』
另外,劉文新表示,不僅在信陽,茶產業在全國脫貧攻堅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20多個省都有茶葉,全國從事茶產業的有8000多萬人,將近一個億。』
另外,茶產業還是一個生態產業。『把茶葉種好可以淨化空氣,保持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劉文新暢想茶產業的美好前景,『凡是有茶的地方,空氣新鮮,水淨天藍。』既然是生態產業自然也可以是旅游景觀,劉文新認為,茶園本身,就是一個旅游產業。
劉文新此次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建議,要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要保證連續扶持,重點扶持,打造中國茶產業。『我覺得做好茶產業,農業有增效,農民有增收,企業有效益,政府有稅收,職工有幸福。』
除此之外,劉文新認為,茶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時代的助力。要用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技術、先進的工具來推動茶產業的發展。
茶文化進校園爭當『必修課』
文化是軟實力也是競爭力。過去的『絲綢之路』,茶葉與瓷器、絲綢共同代表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劉文新認為,新的『絲綢之路』,茶還要繼續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和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劉文新呼吁,『全民飲茶,把茶作為國飲,推動茶文化的建設,讓茶文化根治於人的血液,內心深處。』
劉文新提出,茶文化要從娃娃抓起,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要讓茶文化進校園作為必修課,茶文化既是中國傳統文化,又和生活息息相關。『讓茶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機關,形成全民飲茶的融厚氛圍,助力茶文化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文新未來網陳佩忠攝
把茶文化推動起來以後,劉文新列舉茶文化的助推前景,呼吁真正落實到『小茶葉可以做成大產業,小茶葉關系到大民生,小茶葉做成大文章,小茶葉做成大形象。』
公益扶貧助力貧困地區茶葉走出去
『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作為一個企業要時刻知道你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積極回報社會是責任,是義務,更是使命。特別是我們在大別山革命老區,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尤其是扶貧攻堅,做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和黨員幫扶。』劉文新深知企業家的責任。
在產業扶貧方面,劉文新組織企業員工和貧困戶一對一簽訂協議,增加貧困戶茶葉收入10%,茶葉不但不愁賣出高價錢,一對一幫扶還提供技術。幫助貧困地區的茶葉打通市場,連接銷路,讓貧困地區的茶葉走出去。『我們提供技術幫助他(指貧困戶)產好茶,不出家門茶葉也不愁賣,賣高價又增收。』
在金融扶貧方面,就說每一個貧困戶每一年通過金融杠杆作用,補貼3100塊錢,據了解這一項已經連續進行了3年,『我們現在選了92戶。目前項目已經開花結果,老百姓非常滿意,我們看到心裡也是發自內心的喜悅。』劉文新笑著表示。
『要真正幫扶做到點子上去,做到他(指貧困戶)的需要上去,所以就是乾真的、來真的,要眼往下看、重心下移。』為了做到這一點,除了產業扶貧、金融幫扶,劉文新還組織企業裡的每一個黨員都和貧困戶進行結隊,貧困戶有什麼事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直接找黨員,企業黨組織也與貧困村的黨組織進行結隊。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