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新社記者杜洋攝
(兩會綜述)代表委員熱議『新四大發明』:助推民眾生活方式變革
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畢彤彤)坐著高鐵,拎著網購的年貨回鄉;用餐掃碼付款,坐網約車回家,這樣的場景已讓很多中國人習以為常。
一些已融入日常生活的重大創新獲得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點贊』。報告指出,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互聯網+』廣泛融入各行各業。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在小組討論時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了高鐵等『新四大發明』,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的創新。
在全國兩會上,多位受訪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少內容都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取消流量『漫游』費、新能源汽車稅收優惠、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等,這些惠民政策有望進一步助推人們生活方式革新。
近幾年,高速發展的數字經濟為民眾帶來便捷,甚至在經濟欠發達的中國西部地區也不例外。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衛計委主任馬秀珍說,一些電商平臺、互聯網餐飲、出行平臺等,都開始進入西部地區,為民眾提供了很好的服務體驗。
不僅是衣食住行,創新的成果亦惠及醫療等專業領域,馬秀珍舉例說,2017年,寧夏推進『互聯網+醫療』嘗試,目前已初步建成遠程醫療網絡,已有4.2萬名患者接受過醫生在線服務。
創新方式同樣出現在教育領域,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告訴中新社記者,教育領域因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在線教育已經普及,AI(人工智能)教育也有很多入局者,借助科技手段,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供個性化服務。
在理財領域,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張廣東向記者舉例說,一些親戚反映,在網上理財每天都能享受到『一頓早餐』的小收益,非常便捷。
對於移動支付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強告訴記者,作為移動支付的用戶和研究者,他今年擬提交相關提案,建議將移動支付作為推進數字普惠金融國家政策的核心戰略,為移動支付創新與『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鼓勵中國企業牽頭制定國際支付行業標准,增強『中國標准』的話語權。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說,如果說『互聯網+』到『數字經濟』是縱向深化的過程,那麼,從『數字經濟』到『數字中國』更像是橫向擴展的過程,由經濟擴展到民生、政務等社會領域,從不同維度展開中國的數字化藍圖。(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