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
光明日報記者 劉文嘉
長年跑全國兩會的記者,都有機會積攢一本女代表、女委員的影像集。
有人眉目英朗,比如律師劉紅宇委員,從加大法律援助、促進公益訴訟到防范校園性騷擾,每年她的提案都直指社會痛點、難點。有人面容慈和,比如作家范小青委員,和她以大地與人為主題的作品一樣,她提案的主人公也是農民工、社工、隨父母進城的孩子。
她們挺拔又溫柔,銳利又寬厚,有超乎平常的正義感,又有抵達這種正義的耐受力。今年媒體的統計顯示,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的構成中,女性代表委員的比例均創歷史新高。一大批女性學者、女性教育工作者、女性企業家、女性勞動模范、女性鄉村帶頭人,構成了中國故事的重要書寫者。就像前述兩位委員給筆者留下的印象一樣,女代表、女委員不僅僅是兩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是讓中國政治生活更有質地的巨大力量。
政治學領域研究表明,女性權益保障是社會權益保障的晴雨表,而實現兩性平等參與公共政治生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表征。幾十年來,女性保障法律的完善與依法治國同程推進,女性政治權利的落實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步推進,從深層改變了過去女性被邊緣化的政治地位,形成了社會成熟和進步的標識。兩會上,她們的面孔和她們的作為,勾勒出了一個更為文明和現代的中國。
從這個意義上講,新時代也是『她時代』。女性權利的保障和性別平等的落實,女性群體在各個行業的崛起,正是中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的一個側面。人們看到,在新時代裡,中國女性個人的發展獲得了遠超傳統估計的廣闊天地:神舟飛船將女性宇航員送上太空,『蛟龍號』將女科學家和女潛航學員帶入深海,令人自豪的『中國高度』『中國深度』同樣重新劃定了中國女性的發展邊界。
新時代也是『她時代』,同樣意味著崛起的中國女性要擔負更多的責任,提昇公共生活的參與度,提昇政治效能感,表達出更多的『她力量』。唯此,纔能不負社會進步,不負時代機遇。也纔能讓我們這些記錄女代表、女委員議案提案的女記者,有更多深刻的中國故事可以傳遞。
《光明日報》( 2018年03月08日06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