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日子越過越幸福』——西藏代表熱議民生改善
2018-03-08 15:14: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日子越過越幸福』——西藏代表熱議民生改善

  新華社記者 春拉 劉華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要『使人民生活隨著國家發展一年比一年更好』。連日來,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期間,來自西藏的多名全國人大代表對此深有感觸,他們紛紛表示,過去的5年,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大幅提昇, 『日子越過越幸福』。

  『「電力天路」溫暖了西藏各族群眾的心』

  今年41歲的全國人大代表米瑪國吉來自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是國網日喀則供電公司一名輸電運檢班安全員。作為在西藏電力一線工作長達21年的電力人,米瑪國吉無疑是西藏『電力天路』發展的直接見證者。

  『2011年12月9日,總投資160多億元的第一條「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建成投運;2014年11月20日,投資超過66億元的第二條「電力天路」——川藏聯網工程投運,這兩條「電力天路」的建設,徹底結束了西藏電網長期孤網運行的歷史。』米瑪國吉說,隨著國家不斷加快農村電網建設,西藏主電網覆蓋范圍已從2007年的25個縣擴大到2017年底的62個縣,供電人口達231萬人,佔全區人口的70%。

  『「電力天路」溫暖了西藏各族群眾的心,冬季缺電的歷史一去不復返。』米瑪國吉充滿感慨——『限電』這個詞已逐漸在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消失,高原上終於點起了盞盞明燈。

  聽著米瑪國吉代表的發言,56歲的格桑卓嘎代表不時點頭表示贊同。這位拉薩市城關區納金鄉塔瑪村黨委第一書記已是第11次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從拉薩交通基礎設施改善談到特色旅游發展,格桑卓嘎表示:『可以說,過去的5年是廣大人民群眾收獲最多的5年,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大家倍感珍惜。』

  『文化傳承與保護鼓舞人心』

  29歲的紮西江村來自山南市瓊結縣拉玉鄉,是西藏代表團中最年輕的代表。作為我國3600多名珞巴族人民的一員,紮西江村說,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繼續加強對民族地區、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支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這些都令他倍受鼓舞。

  『近年來,珞巴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不僅實現了通路、通電、通水全覆蓋,鄉親們還住上了舒適寬敞的安居房,發展起了當地特色產業。』紮西江村說,與此同時,珞巴族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國家和自治區政府的高度重視。

  『珞巴族始祖傳說、服飾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援藏省市支持下,珞巴族聚居區建起了珞巴民族文化展廳;珞巴民族學校也已開設珞巴語言課……』紮西江村說,多種渠道保護工作的推進與落實,使珞巴族傳統文化搶救性保護取得了良好成果。

  『這是我們新建的門診大樓,這是我們工作時的鏡頭……』西藏昌都市藏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46歲的澤仁永宗代表在講述過去五年昌都基層衛生事業及藏醫藥事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時,向大家展示了幾張照片。為更好傳承和弘揚藏醫藥事業,她提出建議,希望進一步加大藏醫藥人纔培養與隊伍建設力度,充分發揮民族醫藥的作用。

  『實現由「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跨越』

  今年40歲的格桑德吉代表來自西藏墨脫縣幫辛鄉,是一名門巴族教師。她在發言時說,自2013年墨脫公路基本通車以來,隨著墨脫日新月異的發展,當地教育事業突飛猛進,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在不斷豐富。

  『作為一名見證人和參與者,我深切感受到,墨脫教育事業的發展,真正是在實現由「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跨越。』格桑德吉說。

  『成績的取得,得益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心關懷,得益於各級黨委、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重視支持,得益於援藏工作隊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無私奉獻、大力援助。』格桑德吉說,『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我將更加努力工作,更好履行職責,教好每一個孩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培養優秀接班人和建設者。』

  西藏那曲市比如縣恰則鄉那村黨支部書記、36歲的次仁措旦代表在發言中同樣提及基層教育的發展,她建議,進一步加強農牧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昇農牧區辦學條件,解決好農牧區師資緊缺問題,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讓每一個孩子學習在學校、成長在學校。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