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阮成發代表:洱海保護治理處於關鍵期,時刻都要如履薄冰
2018-03-07 23:37:22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字強) 如何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省長阮成發說,當前洱海保護治理正處於關鍵時期,長期性、累積性污染依然嚴重,生態流域的綠色生產、綠色生活方式還沒有完全形成,水質持續穩定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稍有不慎就可能功虧一簣,時刻都要如履薄冰。

  『洱海保護已經開啟了搶救模式,打響了治理攻堅戰,推動末端治理向全流域治理轉變,形成了覆蓋所有入湖河道高效保護治理機制和網絡化管理體系。』阮成發介紹,洱海周邊已經關停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餐飲、客棧2000多家,通過強化源頭管控,實施水資源綜合調度、生態塘庫、農村庭院雨污分流和藍藻處置等應急措施,大力推進流域『兩違』整治和村鎮『兩污』治理,面源污染治理和環湖截污,污染負荷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削減。

  同時,洱海保護已從污染防治向生態治理轉變,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統領洱海的保護治理,堅持流域治理、系統治理、標本兼治,著力解決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等深層次問題。

  阮成發介紹,現在洱海環境發生了兩個積極變化。一是遏制了水質下降的趨勢。去年全湖水質有6個月為二類水,29條入湖河流中有18條達到了二類至四類水質,比2016年增加了5條。二是去年全年沒有發生規模化藍藻水華,全湖水生態、水生植物植被面積達到32平方公裡,佔湖面的12.7%,為15年來的最大面積。

  阮成發表示,洱海是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的一面鏡子,只要按照既定的目標任務堅持『一湖一策』精准治理,一年接著一年乾,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推進,就一定能夠讓九顆高原明珠還靚麗本色,重放璀璨光彩。下一步將堅持依法治湖與科學治湖並重,控源截污與生態修復並重,建設和管理並重,確保今年6月30日以前實現環湖周邊生產生活污水全部收集處理。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