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葉小鋼委員:藝術工作者要『沈下去』參與貧困地區美育教育
2018-03-07 22:38:28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榮啟涵)『貧困地區中小學校美育教育的短板需補上,這與德、智、體教育同等重要,影響著孩子未來思維方式與創造能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鋼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產業、教育、健康、生態扶貧,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激發脫貧內生動力。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多年來,葉小鋼一直關注基礎教育中美育教育的發展。經過幾次到貧困地區考察,今年他尤為關注文化精准扶貧的話題。

  『有一次一個孩子告訴我,自己凌晨4點就要起床,走很遠的山路去上學,冬天路上黑有點怕。他希望快走到學校的時候遠遠能聽到歌聲,就不會那麼害怕了……』葉小鋼說,當時出於作曲家的第一反應就想為這所學校寫首曲子,但事後也激發他開始認真思考和了解貧困地區美育教育尤其是音樂教育現狀。

  『很多貧困地區鄉村學校師資有限,很難配齊音體美老師,基本是主課教師兼任,播放設備也不全。但仍要借助各種手段彌補貧困地區中小學美育教育的短板。』他認為,感性與理性像鳥兒的雙翼,美育教育在貧困地區中小學課程中不可或缺。起跑線上全面發展,纔能幫助貧困地區孩子飛得高、走得遠。

  他建議,藝術工作者不僅要推動文化『走出去』,還要『沈下去』,努力讓偏遠地區孩子獲得更多學習音樂的機會。通過發動專業音樂協會、藝術學院師生共同參與,為邊遠地區『送校歌』、送美育教育進課堂。

  葉小鋼表示,一首正能量的校歌對學生的思想啟蒙、心智開拓、文化教養等都有積極作用,在自然而然反復歌唱中培育民族情感和家國情懷的認知。一些大學校歌正是因為傳遞了精神力量,纔可以經久不衰地傳唱,甚至成為畢業生的氣質標簽。

  葉小鋼認為,送校歌進校園、送音樂教學進課堂等方式也能培養青年文藝工作者更多關注社會民生,參與國家文化繁榮與發展、參與文化扶貧行動,對於文藝創作是很好的體驗與靈感來源。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