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我國在保障兒童用藥的可及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不少挑戰。兒童用藥普遍以成人藥品代替,常常將藥片掰開後給兒童使用,這實際上是不科學的。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建議,國家需加大支持兒童藥品研制的力度。

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
丁列明表示,兒童與成人用藥具有較大差別,針對成人的臨床試驗數據不能直接用於兒童。事實上,我國兒童用藥不良反應、事件發生率居高不下。據統計,我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更是達到成人的4倍,因用藥不當導致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耳聾。作為藥品消費的特殊群體,兒童藥品的種類佔藥物總量的比例卻不足10%。我國3500餘種化學藥品制劑中,專供兒童使用的僅60多種,所佔比例不足2%,兒童專用藥品嚴重匱乏。
他認為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針對兒童藥品的立法不足;二是兒童藥品的研發成本高;三是臨床試驗難度較大。由於這些因素的存在,單純依靠企業和市場機制將很難解決兒童藥品缺乏的問題,需要政府從政策層面加以引導,加大對兒童藥品研發的支持,鼓勵國內科研機構和企業對兒童用藥的研究和開發。
為此,丁列明建議:建立和完善兒童用藥法律法規;建立形成兒童藥品研發生產的激勵機制;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兒童用藥研發生產的力度;對兒童藥品生產企業實行稅收優惠;加快兒童藥品的市場准入。(記者鄒楊)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