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加』『減』之間折射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走向
2018-03-07 16:34: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加』『減』之間折射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走向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張辛欣、烏夢達

  轉向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基本特征,也是制定經濟政策的根本要求。從減稅降費、簡政放權,到加快制造強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項項措施,在『加』『減』之間折射出高質量發展的新走向。

  翻閱報告,一系列『做減法』的政策旨在提昇發展效益——『減』負擔降成本。報告提出,明顯降低家庭寬帶、企業寬帶和專線使用費。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

  『對企業而言,最需要的就是「松綁」,減輕企業稅收和非稅負擔,讓企業輕裝上陣。』全國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雷軍說,稅負越低,企業就能把更多資源用在科技創新上。

  『減』障礙激活力。報告提出,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重點是照後減證,各類證能減盡減、能合則合,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再壓減一半。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經濟學系主任楊德纔說,要通過簡政放權,完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關系,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活力。

  『減』產能優結構。報告提出,今年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減少無效供給要抓出新成效。

  『減』排放促環保。報告提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節能減排是推進生態環保、提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一環。』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於金鎰說,要加快清潔電能生產和輸送,加快發展和消納新能源,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清潔化。

  翻閱報告,一系列『做加法』的政策旨在提昇發展質量——『加』出制造品質。報告提出,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等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全面開展質量提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

  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中央委員閻建國說,建議國家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在大飛機、船舶制造等方面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向世界先進制造水平看齊。繼續推動高鐵『走出去』,帶動其他相關產業實現轉型昇級。

  『加』出創新速度。報告提出,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啟動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高標准建設國家實驗室。集眾智匯眾力,一定能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

  『加』出民生溫度。報告提出,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80萬人。今年再進城落戶1300萬人,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政府工作報告的系列措施,「減」出了活力和效益,「加」出了動力和品質,加減之間為我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部署。』楊德纔說。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