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題:孩子是否需要『兩個學校』?——委員熱議『補習學校熱』
新華社記者 熊爭艷
『我發現如今有兩個教育系統:一個是公辦、民辦等學校組成的系統;另一個是補習學校,從補習數學、英語等課程到培訓書法、鋼琴等特長。補習學校如此盛行,我覺得有些不正常。』5日下午,北京鐵道大廈,政協無黨派人士討論會上,杭州師范大學校長杜衛委員快人快語。
杜衛說,1日他來北京的路上,隨機問了些人,這些人都說,如果自己的孩子不上補習班,學習就跟不上。
『我一聽以後,更加緊張了。這個情況,光靠一個教育主管部門來改革,肯定是不夠的。因為培訓機構是工商注冊的,這成了市場行為。』杜衛援引浙江當地的報道舉例,一些培訓老師的年收入已達200萬元。
『有些家長為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送孩子到補習班。有些家長為了圖省事,把孩子送去補習。但嚴重的情況是,有些老師在課堂上沒有講到位,到另一個課堂,再收一筆錢,纔能講到位。所以,就出現了孩子不補習、學習跟不上等情況。』杜衛說。
『孩子基本從星期一忙到星期日,從早晨忙到晚上。哪怕寒暑假,不少孩子從學校的課堂出來,又進了各色培訓的課堂,孩子接觸社會、家庭溝通、親情培育等問題被忽略,他們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一定影響。』杜衛說。
『這個問題關系千家萬戶,關系下一代成長,不能回避。雖然教育部門也下過不少文件來治理,但我認為一定要綜合施策纔行。』杜衛說。
杜衛拋出的話題,隨即掀起討論高潮:
『補習教育現在是一個大產業,很多人想分一杯羹。』有委員接話。
『杜委員對這個現象的描述非常精准。我是家長,知道得比杜委員還直接!』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委員說。
『你孩子培訓一年花多少錢?直接一點。』旁邊一委員追問李稻葵。
李稻葵回答說,雖然不清楚具體多少錢,但知道孩子花了很多精力,確實存在兩個系統、兩個學校。
『如果不允許開補習班,它們會轉變形式,轉到地下或家裡。這問題的根子還是昇學標准過於單一。』李稻葵分析,如果把考核標准變一變,讓補習考高分變得沒用,補習熱就會退下去。
『基礎教育的功能到底是什麼?基礎教育不是為了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為了讓每個孩子好好發展。』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印傑委員說。
小組討論結束,走出會場的李稻葵被記者們團團圍住。當記者問他作為清華大學教授,想挑選什麼樣的學生時,李稻葵說:我認為,一個優秀的孩子,應有遠大的理想、好的心態,還要有好的健康和情緒管理能力。學習成績可能短期內不行,但只要有理想,願付出,一定能成長起來。這就是我們老師的希望。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