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國家版權局公布2017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
2018-03-06 07:22:45 來源:人民網  作者:付長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 (付長超)記者從國家版權局獲悉,『2017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於今日公開向社會發布。國家版權局評選出的這十件大事分別是:

  一、新時代版權利好政策不斷出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確立了新時代包括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工作的總基調,版權工作形勢持續向好。1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國家版權局印發《版權工作『十三五』規劃》;11月,十九屆中央深改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乾問題的意見》。一系列宏觀政策相繼出臺為我國版權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為建設版權強國和創新型國家提供了保障。

  二、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著作權法執法檢查

  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著作權法執法檢查,由王晨等副委員長親自帶隊前往北京、上海、福建、廣東、青海等5省市開展檢查,同時委托天津、河北、內蒙古、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川等10個省、區、市人大常委會對本行政區域內著作權法實施情況進行檢查。這是著作權法自1991年實施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執法檢查,此舉對於增強全社會著作權意識、提昇版權保護水平、促進版權產業發展和推進著作權法修訂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國家版權局推進網絡音樂版權秩序持續好轉

  自2015年重點整治網絡音樂版權秩序以來,針對搶奪獨家版權、哄抬版權授權費用等不利於音樂作品廣泛傳播和網絡音樂產業健康發展的現象,2017年9月,國家版權局約談主要網絡音樂服務商及境內外音樂公司,要求對網絡音樂作品全面授權、避免獨家授權,引導探索建立良好的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的網絡音樂版權授權和運營模式,共同推動網絡音樂繁榮健康有序發展。各主要網絡音樂服務商積極響應,相互授權,網絡音樂版權秩序持續好轉。

  四、中國核心版權產業迅猛發展

  2017年,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軟件設計、動漫游戲等行業與互聯網技術加快融合發展,推動核心版權產業快速發展。其中,電影票房突破559億元,《戰狼2》以56.8億元獨佔鰲頭;游戲行業整體營業收入約為2189.6億元,同比增長23.1%。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中國版權產業經濟貢獻』調研數據顯示,2016年版權產業佔我國GDP的比重已達7.33%,其中核心版權產業佔比GDP已達4.58%,其佔全部版權產業的比重已達62%,年均增長速度為13.4%。核心版權產業的迅猛發展,對促進我國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橕作用。

  五、『劍網行動』彰顯保護網絡版權的突出作用

  2017年,國家版權局、國家網信辦、公安部、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開展了第13次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17』專項行動。各級版權執法監管部門會同網信、工信、公安等部門共檢查網站6.3萬個,關閉侵權盜版網站2554個,刪除侵權盜版鏈接71萬條,收繳侵權盜版制品276萬件,立案調查網絡侵權盜版案件543件,會同公安部門查辦刑事案件57件、涉案金額1.07億元,並向社會公開發布20件網絡侵權盜版典型案件。『劍網行動』連續開展13年以來,大規模侵權盜版現象得到遏制,網絡版權環境持續好轉,日益彰顯保護網絡版權的突出作用。

  六、全國設立11家知識產權法庭

  2017年,最高法院批准在南京、蘇州、武漢、成都、濟南、福州、青島、合肥、杭州、寧波、深圳11個市設立了跨區域管轄的知識產權專門法庭,促進知識產權案件裁判的標准、尺度統一和質量提昇。11家知識產權法庭的掛牌成立,使我國形成了由北京、上海、廣州3家知識產權法院和11家知識產權法庭構成的『3+11』知識產權專門審判機構。這對於進一步健全司法保護體系,加大包括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具有重要意義。

  七、中國新聞媒體版權保護聯盟成立

  新聞作品是新聞媒體的核心資源,新聞作品版權保護得到各界高度重視。2017年4月26日,在國家版權局主辦的2017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大會上,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搜索等10家中央新聞單位發起成立『中國新聞媒體版權保護聯盟』,並發布了《中國新聞媒體版權保護聯盟宣言》。除10家聯盟發起單位之外,全國還有122家報紙、期刊、電臺、電視臺發布了《關於加強新聞作品版權保護的聲明》,旗幟鮮明地表達了維護版權的堅定立場。隨後,全國省級黨報集團版權保護聯盟、中國財經媒體版權保護聯盟等相繼成立,傳統媒體抱團維護新聞作品版權。

  八、軟件正版化推動軟件產業發展

  2017年,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加強統籌協調、服務指導和督促檢查,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各級黨政機關共采購操作系統、辦公和殺毒軟件127.7萬套,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共采購操作系統、辦公和殺毒軟件245.11萬套,全國累計推進37667家企業實現軟件正版化。部際聯席會議共督查單位389家、檢查計算機26989臺。黨政機關和大中型企業帶頭使用正版軟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了軟件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軟件著作權登記量大幅增長,2017年軟件著作權登記量達到74.54萬件,同比增長83%;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達到5.5萬億元,同比增長13.9%。

  九、司法審判對版權保護的作用不斷加大

  2017年,人民法院通過案件審理有效解決各類版權糾紛,司法審判對版權保護的作用不斷加大。如騰訊公司訴暴風公司《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盜播案中,法院認定暴風公司構成侵權,判決其賠償騰訊公司單集超100萬元、6集總額606萬元,創下北京地區單期綜藝節目賠償數額歷史新高;網易訴YY侵犯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一審判決中,法院明確直播電子游戲構成對電子游戲著作權侵權,判決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2000萬元,創下目前網絡游戲侵權最高賠償額。隨著賠償數額的不斷提昇,版權司法保護的力度不斷加大。

  十、人工智能創作帶來版權新問題

  2017年是人工智能元年,人工智能在新聞采寫、文學創作等領域大顯身手。5月,被稱為人類歷史上首部100%由人工智能創作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人工智能創作物的大量出現以及可預見的快速增長,引發了人們關於人工智能創作物的可版權性及權利歸屬等問題的熱烈探討,成為2017年版權理論界的熱點話題。

責任編輯:孫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