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下午,是習近平與全國政協委員一年一度的固定約會。六年來,每到這天下午,習近平都會參加全國政協的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2018年3月4日下午3點,習近平到駐地參加了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民盟、致公黨、無黨派、僑聯界委員的聯組會。這是習近平今年兩會第一次『下團組』,也實現了十八大以來他參加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聯組會的全覆蓋。
今年,習近平在政協聯組會上的講話,即是重點圍繞堅持多黨合作、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主題展開。『新型政黨制度』『完善政黨協商制度決不是搞花架子』等表述令人矚目。

?參政參到要點上議政議到關鍵處
聯組會上,8位委員做了發言。
53歲的周忠和,現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他只用了四年的時間就攻讀下美國古鳥類學博士學位。1999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回國。他先後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入選國家『萬人計劃』。
然而,正是這位在學術上獲得多頂『帽子』的科學家,卻建議清減『帽子』。他在聯組會作了題為《科技評價體系改革事關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成敗》的發言。他建議清減政府主導的科學獎勵體系,建立分類科技評價體系。他直言,不能單單以文章、經費、專利這類量化的科研GDP論『英雄』,讓科技評價回歸學術共同體。

李卓彬委員建議調整有關僑務政策,適當放寬華僑身份的認定條件。高鴻鈞委員建議遏制惡性挖人現象。陳超委員建議,在軍民融合發展中為『民參軍』提供更多渠道……習近平說,大家在發言中提出一些很好的意見和建議,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