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一早,廣醫一院的南山志願服務隊組成的學雷鋒團隊,在從化太平鎮開展定期志願服務活動。對於南山志願服務隊來說,每年的雷鋒月『學雷鋒活動』早已成為了『例牌』。而整個活動的幕後發起者便是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何建行。
在工作上,他開拓創新,是國內微創傷外科發展的重要推動者之一;在公益上,他投身志願服務,組織全院職工加入『南山志願服務隊』,開展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和醫療科普活動,2017年服務對象超過1.5萬人次,服務時數達5000小時。他認為:志願服務不是『我』的事情,而是『我們』共同的事業,我們要立足崗位,發揮自己所長,幫助有需要的人!
創新制定個體化的術式
何建行告訴記者,剛接觸臨床不久,遇到一個小孩子需要開刀手術,家長很堅決地說把該切掉的切掉,只要乾淨就行了!這聽起來是對的,但是何建行卻在思考:孩子長大以後帶著這個疤痕一定會很不舒服的。
經過對比、反思,何建行認為:醫生,不僅僅是治病,更要從整體考慮,治療患病之人。強調在『治人』的總體理念上把該治的病治好。自此,何建行開始大膽創新與嘗試,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術式。
春節前,何建行為一個11歲的骨瘤小女孩做了手術切除,為了能讓孩子重新踏上舞蹈夢想的征途,手術前他反復思索、召集團隊開會討論、邀請院外專家一起進行會診。手術方案更是反復修改、反復推翻,為的是不給孩子的成長留下陰影與終身的遺憾。
腫瘤成功切除,手術結果令大家都感到欣慰,僅僅留下一個不足1cm的微小切口。術後5天,小女孩可以出院了,她一定要跳一段舞送給她的『偶像』何建行。
據了解,何建行團隊目前已經完成了181例肺移植手術、5例心肺聯合移植手術,刷新了世界肺移植術後患者生存時間超過14年的紀錄,不僅挽救了垂危的生命,更挽救了眾多的家庭。
號召加入『志願服務隊』
與此同時,何建行帶領團隊利用業餘時間研發出國際首臺裸眼3D顯示系統,手術醫生只需佩戴一個微型發射裝置,便可以獲得3D顯示效果,進一步縮短手術時間、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目前,裸眼3D顯示系統已經推廣應用至其他手術臨床科室,吸引眾多國內外專家前來觀摩體驗,被世界頂級業內專家稱作『偉大的發明』。
因為在復雜的胸腔疾病手術治療和肺移植上的成功,很多人稱何建行是廣東胸心手術『第一刀』,是『刀神』。就在春節前,由何建行團隊牽頭的項目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在他看來,這只是他的本職工作,如同一顆小小的螺絲釘,發揮好自己的作用,便有可能改變整個世界!
他號召全院職工加入『南山志願服務隊』,開展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2015年發起『愛肺計劃』,2017年為廣州市越秀區12萬人免費肺癌篩查,建立『肺癌預防與篩查聯盟』,啟動廣東省肺癌篩查工作;大力支持『救心行動』,為先心患兒減免住院費用等;選派專家幫扶新疆、西藏,與百餘家基層醫療單位簽署幫扶協議,為當地醫療機構『造血』;『南山志願服務隊』2017年服務對象超過1.5萬人次,服務時數達5000小時。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