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次進入兩會時間。與往年不同,今年兩會召開的時間點非常特殊——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海內外尤其關注中國將以怎樣的姿態續寫改革開放的傳奇?
40年前,中國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國用40年的時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那麼,新時代的改革將會怎樣繼續?信號是強烈而清晰的。
改革態度很明確。不久前,在《人民日報》等眾多央媒上先後刊發的兩篇『宣言』的署名文章的標題,可以很好回答這個問題: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艱苦奮斗再創業。這是中共高層對新時代所處的發展形勢的戰略判斷,也是繼續奮斗不停步的響亮宣言。在中共看來,改革猶如登泰山,雖然有『快活三裡』的歇腳處,但是登山的人都知道,久歇則無力。改革同樣如此,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改革的行動很迅捷。我們看到一開年,新一屆中央就先後召開兩次全會,一月的二中全會專題討論修憲問題,春節後召開的三中全會重點討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兩次全會間隔纔一月餘,這在改革開放以後的40年歷史中,絕無僅有。中共以這樣的行動明確告訴世人:改革節奏正在加快,改革路上絕不懈怠。今年兩會的關鍵詞也是『改革』,節奏也很快。與往年相比,今年兩會的會期長,全體大會也多,原因就在於今年需審議的方案多,尤其是修憲、監察法、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等重磅方案。
改革的邏輯很清楚。一是『破』,堅決破除阻礙發展的陳舊觀念、體制機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二是『立』,把過去5年間治國理政各方面的成功經驗及時進行總結,並上昇為國家的制度和法律固定下來,為今後的改革奠定制度基礎。今年的兩會,做的就是『立』的工作。
每年兩會,都是觀察中國發展的好窗口。今年的兩會,更可以感受到中國大刀闊斧繼續改革的決心和勇力。因為中國明白一個道理:將改革進行到底,就是對改革開放40周年最好的紀念。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