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擁抱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代表委員寄語全國兩會
2018-03-02 16:39: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①:安徽淮北市黨員志願者和鷹南社區退休老黨員一起學習十九大精神。

  李鑫段長征攝影報道(人民視覺)

  圖②: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白雲鄉中心校讀書的紅瑤女童班女童。

  新華社記者黃孝邦攝

  圖③:江西省萬載縣康樂街道興聯村,兩名小朋友在田埂上放風箏。

  鄧龍華攝

  圖④:天舟一號整裝待發。人民視覺

  編者按:舉世矚目的『兩會時間』又來了,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將齊聚北京,共商國是。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5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黨的十九大為我們指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擘畫了新時代發展的宏偉藍圖,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認真開好兩會、認真履職盡責是每一位代表委員的責任和義務。

  我們采訪了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請他們回顧過去5年的深刻變化,展望新時代、新征程,敬請關注。

  新思想引領新實踐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校委委員韓慶祥

  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感悟最深的經歷是曾參與中央黨校組織的『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研究』。在不斷深入的研究過程中,我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了更立體的思考和更深刻的認識。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理論上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這一飛躍,植根於推進『整體轉型昇級』的新的歷史性變革之中,立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之中,聚焦於對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分析和解決,形成於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的解答。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實踐中形成了『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指導『四個偉大』實踐的行動指南,是鮮活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在我看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另一個本質特征,是其全面系統的哲學思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構建了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新話語體系,又構建起『理論中的中國』,對內提昇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對外提昇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話語能力,集中體現在強調研究中國道路,強調中國理論、制度、文化等哲學意涵,建構中國理論,突出共識表達,創新制度性話語權。

  作為一名社科屆政協委員,我將在履職工作中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源泉,研究總結和創新表達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理論,為構建『中國理論』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報記者倪弋整理)

  神州舒展美麗畫卷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鄉上井村婦聯主席楊海蓉

  祁連山是我們的母親山,可是它的生態一度遭到破壞。2017年,中央督查組對此開展專項督查。鐵腕整治,煥發新顏。如今不少鄉親見到我就說:『山上的樹和草比過去多了,河裡的水更深了,生態環境眼看著一天比一天好了。』我聽了這些話,心裡暖暖的。

  我是祁連山下的牧民,對這片家園充滿感情,對環保問題也格外關注。過去5年,我作為甘肅省人大代表,提過調整祁連山保護區功能區劃、石羊河流域納入國家綜合治理范圍等諸多建議,有些也被有關部門采納。

  在代表履職的過程中,我始終堅持學習中央精神,走訪全國很多地方,從中深刻感受到,過去5年,黨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千家萬戶、婦孺皆知,全社會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明顯增強;『打好污染防治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國的生態環境狀況得到明顯好轉;還有開展中央環保督察,修訂完善環境保護法等等,多措並舉,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根本性變化。

  黨的十九大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增加『美麗』二字,令人振奮,催人奮進。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要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這都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現在,我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一定要紮實調研、認真履職,為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鼓與呼。這些天,我正在基層走訪調研農牧民搬遷的事情。核心區農牧民搬遷是保障祁連山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的現實需要,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遠之計。如今,祁連山自然保護區肅南段核心區149戶牧民的2.21萬頭只牲畜已全部退出,但如何堅持綠色發展、辦好後續產業,讓這片家園更富饒美麗,亟須進一步思考和規劃。我也會把這個問題帶到會場,聽聽大家的意見建議。

  (本報記者付文整理)

  改革激發社會活力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葉青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重大國策,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大旗,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社會活力得到空前激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由此步入嶄新境界、結出豐碩果實。

  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掛號慢、看病貴?從預約掛號、分級診療,到醫藥分開、基本醫保全面聯網,老百姓的就醫體驗正悄然發生改變。辦事難、辦事慢?從簡政放權、多證合一,到建立集中辦公的政務大廳,讓老百姓少折騰、不折騰。空氣污染、堵車嚴重?治理大城市病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協同作用,從促進企業轉型昇級提質增效,到以調整結構、分配資源疏解人口壓力,還城市以美好和宜居。不斷深入的改革也讓廣大農民共同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改革不僅給農村帶來環境的改變,更給農民帶來眼界和思維方式的改變。今天,農村擁有越來越多的養老院、幼兒園、衛生所、活動中心。較高的網絡覆蓋率、智能手機使用率,讓農民成為電商和網購一族,田間地頭也能觀看冬奧會直播,農捨小院裡也在討論國際形勢。而中國如火如荼的改革正為世界貢獻越來越多的『中國方案』,注入越來越多的『中國智慧』。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我們每個人都是新時代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受益者。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把握發展機遇,腳踏實地、紮實工作、奮發有為,將個人夢和中國夢緊密結合起來,就一定能在實現中國夢中獲得人生出彩的機會,就一定能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張璁整理)

  全面小康蹄疾步穩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貴德縣河陰鎮大史家村黨委書記畢生忠

  我是一名來自西部、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過去5年,黨和政府的一項項惠農政策溫暖著農村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紮實穩健。

  在我們村,這些年發生的變化讓老百姓看在眼裡,暖在心裡。『大病全覆蓋、小病就近看』,城鄉差距不斷縮小,看病難問題得到改善,部分疾病的醫保覆蓋比率高達85%。教育方面,藏區牧民的孩子、外出務工人員的留守子女實現零輟學,九年義務教育全面覆蓋,大大解決了群眾的後顧之懮。

  生態保護和生產發展同步推進,農民群眾在收入穩步提高的同時,還保住了綠水青山。大史家村原有貧困人口1300多名,到2017年11月僅剩70餘人。下一步,黨和政府將托底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明了新的前進方向。農村群眾除了脫貧更要致富,應該大力推進鄉村農業的集約化和產業化,走規模經濟之路,建立農牧業生產合作社和水產養殖合作社,使45至55歲之間的中年農民可以就近工作,免去背井離鄉之苦。

  目前,技術缺失和人纔匱乏是阻礙合作社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實現高科技養殖種植、如何向新型農民轉型昇級、如何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這些問題還困擾著基層乾部群眾。科學的方法、有效的培訓、懂技術的人纔無疑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

  夯實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可以實現『惠通天下』的夢想。現代農村發展離不開便捷的交通,生活污水處理、牲口糞便處理、農藥污染控制防范也都需要健全的基礎設施。

  我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只要我們大家苦乾實乾,未來的農村將是美麗、環保、衛生的新農村,是人與自然完美融合的綠色家園。

  (本報記者徐雋整理)

  從嚴治黨成效卓著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淄博市原山林場黨委書記孫建博

  正月初七,節後上班第一天,我和林場其他184名黨員參加為期5天的原山林場黨員乾部培訓班,繼續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新黨章和『八項規定』實施細則。

  過去5年,從嚴治黨成效卓著,有目共睹:中央『八項規定』剎住了多年管不住的『四風』;堅持反腐無禁區、全覆蓋,『打虎』『拍蠅』同步進行;政治生態愈發清明,為乾事創業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我是一名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在履職調研過程中,我很關注黨的建設。原山林場曾經一度瀕臨倒閉,但黨委班子始終堅信:千難萬難,相信黨、依靠黨就不難。林場把支部建在工作最前線,從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建設過硬支部。堅強有力的黨組織成為一面旗幟,帶著大家苦乾實乾巧乾,這纔有了現在的成績。

  作為執政黨的基層組織,我們常年組織各種學習。結合林場實際、結合時代發展,常學常新,深刻領會把握住精髓,更好地指導我們乾好工作,讓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生根,守住底線、不碰『高壓線』。

  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這些年,我們黨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打虎』『拍蠅』馳而不息,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加強同群眾的血肉聯系。向前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歷史,我們不能忘了為什麼出發。

  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作為一名有著30年黨齡的老黨員,我會堅決聽黨指揮、服從大局,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自我加壓,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及時反映基層黨員乾部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帶著任務當代表,帶著責任履職盡責,做一名忠誠、乾淨、擔當的人大代表。

  (本報記者潘俊強整理)

  法治中國鏗鏘前行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

  回首5年來,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中國鏗鏘前行,中國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既是參與者、共享者,也是見證者。

  5年來,各項立法活動更加科學、更加民主。比如在上海,政協委員參與地方立法協商、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聽取政協委員意見逐漸制度化、常態化。上海市政協聽取委員意見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的數量平均每年達30件次左右,人大與政府對政協委員建議的平均采納率達到50%。

  5年來,嚴格執法得到了貫徹。去年,我曾提交給上海市政府法制辦一份課題研究報告,主題是《關於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制度》,這也是我作為上海市人民政府兼職法律顧問受領的一項任務。如今,律師在政府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有利於依法行政、嚴格執法落到實處。

  5年來,促進公正司法的舉措亮點很多。從律師中選拔法官檢察官,打通了律師當法官、檢察官的通路,體現了共建『法治工作隊伍』的決心和行動。法院系統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以公開促進司法公正,讓人民群眾獲取信息更便利,讓公平正義變得可以觸摸。

  5年來,全民守法更進一步。今年初,司法部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司法行政體制改革的意見》,將『建設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工作的總抓手。

  建設完善的法律服務體系、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正在從『有形』向『有效』逐步發展。『公共法律服務』具有普惠性、公益性、可選擇性,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於公平、正義的需要,律師在其中大有可為。

  (本報記者魏哲哲整理)

  版式設計:蔡華偉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