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系國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保障網進一步織密紮牢。2017年,面對民生這道時代考題,我國交出了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再創新高、社保待遇水平穩步提昇、經辦管理服務更加便捷的答卷。一項項紮實舉措帶來的歷史性變化,讓億萬百姓共享發展成果,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就業穩中有進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關乎百姓『飯碗』,更關乎生活質量的提高。2017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同比增加37萬人,不僅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而且創下歷史新高,成為民生賬本上的一大亮點。
放在全球背景下,這一成績更顯亮眼。在許多國家面臨失業難題的背景下,中國就業『風景這邊獨好』。難能可貴的是,過去5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每年都超過1300萬人,累計新增就業超過65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1%以內。
就業長期穩定的背後,我國經濟穩中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橕。近年來,國家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引領,充分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如今,新動能成長速度和支橕作用已超出預期,成為新增就業的最大容器。
催生『小老板』,創造『新飯碗』。2017年,全國新登記企業607.4萬戶,同比增長9.9%,日均新設企業1.66萬戶。市場主體大量湧現,特別是企業昇級、新經濟產生、技術創新步伐加快,為勞動者提供充分就業崗位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就業總量特別是城鎮就業壓力仍然較大,每年需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達到1500萬人左右。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和繁重的安置任務,各級黨委、政府不斷豐富完善促進就業創業的內涵,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許多具體化、區域化的政策措施,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去產能職工安置、就業扶貧等方面,發揮了合力作用。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確保了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社保待遇提高
2016年11月17日,在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第32屆全球大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代表中國政府接受『社會保障傑出成就獎』。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獲此榮譽的國家,這是國際社會對中國在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上取得成就的認可。
隨著全民參保計劃的深入實施,截至2017年底,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超過9億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億人,基本實現了全民醫保。與此同時,大病保險覆蓋了全部城鄉居民參保人員。基本保險+大病保險的政策報銷水平已經超過80%,一個世界上覆蓋人群最多的社保安全網已然成型。
老有所養是民生獲得感的重要內容。2017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十三連調』,給參保退休人員吃了『定心丸』。
提高的不僅僅是養老金。2017年,我國居民醫保各級財政人均補助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新增30元,平均每人每年450元。在保基本的前提下,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各類社保待遇水平也在穩步提高。
『現在看病待遇明顯提高了,報銷也方便,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小病扛、大病拖。』江西省萬安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溫玉蘭因患鼻咽癌住院治療,共花費醫療費11.14萬元,通過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商業補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財政自主提高補償等,報銷了10.81萬元,自付比例不到3%。
有了『量』,還要兜住『底』。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及流動性加劇,養老金分布不平衡,部分地區收支出現當期缺口的問題凸顯。針對這一問題,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與此同時,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開展基金投資運營,啟動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基金,做強做大全國社保戰略儲備資金……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為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辦理更加便捷
2017年,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參保人員跨省就醫『一單式』結算的首位受益者,馬躍進在陝西西京醫院出院結算時感受到了出乎意料的便捷與溫暖:住院花費4.28萬元,除基本醫保基金報銷1.31萬元外,大病保險基金又報銷了1.16萬元。
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工作,承載著群眾的深切期盼。人社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國家異地就醫結算平臺上備案的人員已超過210多萬人,近9000家醫療機構聯網。目前,全國所有省級異地就醫結算系統、所有統籌地區均已實現與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的對接,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結算時無需『墊錢』『跑腿』。
與此同時,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省級層面基本完成整合制度的規劃部署。醫保統籌層次和范圍的提高,為農民帶來更多就醫選擇。通過整合醫保基金、統一定點管理,參保居民能享受到城鄉一體化的經辦服務,就醫更加便捷。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一直是政府部門的努力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深入推進『多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推動社保經辦業務與『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加快電子社保建設步伐,社保經辦服務標准化體系不斷健全。
過去一年,基於大數據的就業形勢分析日益加強,更為精准的網上就業服務有序開展,社保基層智能監控不斷推進,勞動保障智慧監察穩步推行……目前,從中央到省、市、縣、鄉鎮的五級社會保障管理組織體系和服務網絡初步形成,社保管理服務經辦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強。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人民至上的最好詮釋。只要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乾,新時代的改革發展成果一定能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會更加強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