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如何治理微信紅包『微腐敗』?借人情外衣權錢交易
2018-03-01 10:57:34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警惕微信紅包類『微腐敗』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當前,在一些地方,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特別是一些領域腐敗形式不斷翻新,手段更加隱蔽。其中,微信紅包作為互聯網金融的衍生產品,原本是大眾社交娛樂互贈慰問表達友好的調味劑,但伴隨微信平臺大眾化普及,使得一些行賄、受賄者有了可乘之機,微信紅包漸漸淪為『微腐敗』的另一種方式。

  警惕假借人情外衣的隱性腐敗

  微信紅包『微腐敗』的出現,再次證明了『四風』的頑固性與反復性。通過網絡支付、電子送禮的方式,送禮者與收禮者不必見面就能『隔空操作、安全對接』,輕易就避開了有關部門的監管和群眾的監督。這些『改頭換面』行賄送禮,並未改變其腐敗性質。其主要特點:一是人情外衣,權錢交易。收發微信紅包更像是熟人間的感情聯絡,加之單個紅包200元封頂,看起來收個紅包也不是原則問題。但應當警惕的是,微信紅包實質就是金錢往來,如果雙方存在特定的利益關系,即使金額很小,即便目前沒有訴求,也難逃瓜田李下之嫌,且絕大部分人都是『包』中有『求』、『禮』中有『盼』。二是隱蔽快捷,便於操作。收發紅包不用事先聯絡、登門拜訪,隱蔽性強。只要加個微信好友,稍稍動動手指紅包網上交易瞬間就能完成,雙方無須面對面,更容易躲避監督。

  治理微信紅包『微腐敗』的路徑選擇

  一是加強教育引導,打好『預防針』。治理微信紅包『微腐敗』是一項較為復雜的長期性工作,時常要警鍾長鳴,防微杜漸,將治理關口前移,做好『提醒關』『教育關』。要深入學習宣傳和嚴格遵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各項規定,教育引導黨員乾部自覺在廉潔自律上追求高標准,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法紀修養,帶頭崇廉拒腐,築牢思想道德防線;要自覺接受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把遵守不准收送紅包禮金規定情況,作為民主生活會和述責述廉的重要內容;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常敲警鍾,查糾『四風』問題,從嚴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做到率先垂范。

  二是健全制度法規,設好『高壓線』。要防止微信紅包『微腐敗』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就必須完善黨員乾部的行為規范,明確劃定行為紅線。不久前,天津市委組織部出臺相關規定,嚴禁機關黨員乾部利用微信接受或贈送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微信紅包或電子禮券;浙江省委辦公廳發布『黨員乾部微信微博行為十條戒律』。這些新規為黨員乾部在微信上的行為劃了制度紅線。要建立健全實名購買、非現金結算為基礎的監管備案制度,對電商預付卡資金實行動態監控,強化財政資金管理,斬斷紅包禮金來源。

  三是運用科技手段,建好『防火牆』。在微信客戶端收發紅包,不同於銀行實名轉賬的有據可查或是現金送禮的有跡可循,經常在談笑間就『插播』一條紅包信息,多筆金額瞬間入賬,安全可靠不易察覺。若不及時制止,就很容易從微腐敗變成大貪腐。為此,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昇級』科技手段,練就『火眼金睛』,揪出那些變種的『微腐敗蛀蟲』。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與運營商、金融部門的協同作戰,從數據流中篩查可疑線索,找出異常支付、異常交易的蛛絲馬跡。通過科技手段對紅包錢款數、一對一的送款次數設限,以此來控制一些大額微信轉賬、多個紅包,從技術層面增強網絡監管的甄別力。

  四是加大懲治力度,念好『緊箍咒』。要將『利用電子商務提供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等』列入反『四風』查處范圍,暢通信訪舉報渠道,開展嚴查『電子送禮』的專項整治;要加強部門合作,破除技術障礙,通過技術手段對微信紅包違規交易行為進行監控,嚴查微信紅包『微腐敗』問題;要盯緊作為關鍵少數的領導乾部,嚴肅查處利用微信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微信紅包或電子禮券等違規違紀行為,及時通報曝光,形成威懾;要加大對企業或個人贈送微信紅包等賄賂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大對行賄者在市場准入、經營資質、貸款審批、投標資格等方面限制性處罰力度,從刑事和經濟兩方面讓行賄者付出沈重代價。(羅宇)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