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藝考持續『高溫』:00後成主力 注重綜合素質
2018-02-28 09:49: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28日電(袁秀月)每年春節過後,都是藝考最受關注的時候。這幾天,中戲、中傳、上戲、北電也都陸續開始考試。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梳理這幾大院校的報名人數發現,2018年的藝考仍然『高溫不降』,00後們也逐漸成為藝考主力軍。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藝考普遍更注重綜合素質。

中國傳媒大學藝考現場。袁秀月 攝

  藝考熱持續,表演、播音與主持專業仍是熱門

  『今天的考試我挺有自信的,等著查分數吧。』2月27日上午,來自河南的考生小齊剛參加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業的初試,他表示,自己在高一時就接觸到了表演,並想成為一名喜劇演員。北電的考試結束後,他還要趕往上海,參加上海大學和上海戲劇學院的考試。

  和小齊一樣,很多學子都輾轉在各大藝術院校參加考試。

  今年春節假期還未結束,紅紅火火的藝考就拉開大幕。中央戲劇學院率先開考,之後,中國傳媒大學、上海戲劇學院也陸續開考,全國各地的藝術院校正迎來大批的考生。

  而從幾大知名藝術院校的報考數據來看,今年的藝考熱度仍然不減。

  其中,中央戲劇學院的報考人數增長最大,總報考人數為共有51698人次,比去年增加1.5萬餘人次。

  其次是上海戲劇學院,考生報名人數從去年的21782人次增加到30929人次,增長近9000人次。

  中國傳媒大學則共有30311人報考,比去年增加了8233人。

  27日開考的北京電影學院,總報考人次達到了45077人次,增長6933人,創歷史新高。

2月27日,北京電影學院2018年藝考初試開考,圖為等待進入考場的考生們。中新網記者 翟璐 攝

  從各大院校公布的數據來看,表演專業、播音與主持專業仍是各大藝術院校的熱門專業。

  以北京電影學院為例來說,表演學院報考人數高達9693人次,而計劃招生人數則為50人,報錄比約為194:1,相比去年難度有所加大。

  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仍是該校最火的專業,報考人數最多,同時該校的表演專業報錄比達到了327:1。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幕後制作專業也越來越受到考生的歡迎。

  在中央戲劇學院的所有專業中,人數增長最明顯的是電影電視系,其中,影視編導和影視制片兩個專業方向報名人數均增長1000餘人次。

  而在北京電影學院所有專業中,影視攝影與制作(數字電影技術)專業的錄取難度也昇至第七位。

考生正在看指示牌。朱雨晴 攝

  藝考新變化

  『今年報考中傳的學生大幅增加,各個專業的報考人數都比去年多,這與「千禧寶寶」紮堆考學、社會對傳媒行業關注度提高、學校戲劇與影視學被教育部評為A+學科等因素有關。』針對報考人數增加,中國傳媒大學招辦主任侯雋如此回應。

  2018年到來,90後們集體成年,2000年出生的『千禧寶寶』也逐步邁向18歲,在今年的藝考中,他們也成為了『主力軍』。

  來自青海西寧的考生閆靜怡就是一名00後,她認為,00後比較陽光、向上、正能量,『可能因為接觸網絡比較多,所以各方面普及的知識也多一些。』

  閆靜怡主修的是播音主持,未來想成為一名主播,不過她也很喜歡北京電影學院,所以也報了表演專業。除了北京的學校,她還報考了其他幾所藝術院校,最近一段時間很是忙碌。

考生正在化妝。袁秀月 攝

  隨著藝考大幕的逐步拉開,同樣忙碌的還有藝考的周邊產業,比如藝考化妝、服裝等。

  記者近日在北電、中戲、中傳藝考現場注意到,不少考生都化了淡妝。針對這一點,閆靜怡表示,她身邊化妝的同學也挺多的,但基本都是淡妝,如果學校在招生簡章上明確不讓化妝,大家就不會化妝。

  近年來,藝考生是否應該化妝這一問題也引發了很多討論。

  記者也就這一問題采訪了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考生,不少人表示,自己不會化妝,一方面是因為這樣最自然,另一方面還因為有的學校會對化妝的考生扣分。不過,也有人坦言,化妝可以給自己增添一些顏色,但多以底妝為主,不會太誇張。

  各個學校在這件事上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其中。北京電影學院在今年的招生簡章中明確表示,報考表演專業的考生,參加專業考試時,一律不許化妝,嚴禁穿著增高鞋,使用增高墊,

  上海戲劇學院也有類似要求。而中央戲劇學院在表演(舞劇表演)考試說明中則要求,初試可化妝,但復試不可化妝。

  中國傳媒大學在今年的招生簡章中,也刪除了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一直存在的『不允許化妝』字樣。

北影藝考生。趙宇恆 攝

  藝考也注重綜合素質

  『藝考其實也很辛苦,在准備藝考的同時還要准備文化課,還要復習。』閆靜怡稱,自己並不認同藝考就是捷徑的這一說法。

  她說,藝考准備的東西其實更多,要奔波於各地考試,還要協調考試時間、來回坐車等,如果沒有父母陪伴的話也非常不方便。她表示,自己的文化課成績在當地是二本線,藝考結束後,她就要回去准備,爭取考到一本。

  如閆靜怡所說,藝考的可變因素更多,考生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素養,還要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

  近年來,各大知名藝術院校競爭日益激烈,文化課成績也相應提高,藝考生要考上心儀的學校並不容易。

  北京電影學院的大部分專業在錄取時都要參考高考文化課成績,表演專業的學生,文化課成績要達到考生所在省藝術類本科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按照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而其他專業,比如戲劇影視專業,文化考試成績則達到考生所在省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文、理)的70%,有的專業還要達到90%。

  而中戲副院長郝戎此前也曾表示,隨著國家教育水平提高,近年來中戲錄取的學生中,高考文化課成績達到500分甚至600分以上的並不少見。

北影藝考生。趙宇恆 攝

  另一方面,藝術院校的招生名額卻並未有擴大之勢。今年,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專業招生人數還縮減了25人,對此,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孫立軍教授表示,此舉也是為了更好的教學培養,『學校一直強調教學的質量和內涵,更注重學生們的內涵發展。』

  對於很多藝考生來說,成為演員是他們的夢想,也有人將藝考當做一種捷徑,認為考上電影學院就有成為明星的機會。

  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有距離。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副院長許曉丹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演員需要承受更多的壓力,更需要有吃苦精神,這個行業很辛苦,並沒有那麼光鮮和亮麗。

  確實,藝考熱本身並不是壞事,但以成名為目的的考生應該更慎重,理性報考,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纔更重要。

  『作為演員天分很重要,但是天分只決定能不能成為演員,而後天的努力決定能不能稱為一個好演員,一個大演員。』許曉丹說。(完)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