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蹄疾步穩描繪監察體制改革藍圖
2018-02-26 16:25: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月25日,隨著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大新縣監察委員會正式成立,全國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已全部完成組建,這標志著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去年深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發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號令。十九大閉幕前一天,中辦印發《關於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緊接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在全國各地推開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僅用時3個多月,除先行試點的北京、山西、浙江外的28個省(區、市)的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就全部完成組建,各地推進改革的速度令人驚嘆,一張覆蓋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察體制改革藍圖徐徐展開。

  蹄疾步穩、紮實有序推動改革試點工作,按照中央確定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倒排工期,掛圖作戰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成立各級監察委員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目的是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國家監督體系。

  黨中央打響改革『發令槍』後,各地迅速行動,精心組織,蹄疾步穩、紮實有序推動改革試點工作,按照中央確定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各省區市黨委主動擔負主體責任,成立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小組,『一把手』負總責,扛起改革『施工隊長』的重任;省紀委負專責,全面抓好改革試點方案的組織實施和具體落實;各成員單位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齊心協力推進改革試點各項工作,形成黨委負主責、紀委負專責、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格局,把改革藍圖轉化為一項項具體實踐成果。

  2018年1月26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羅東川當選自治區監察委員會主任,改革試點工作全面推開後的首個省級監察委員會產生。一周時間內,在各省(區、市)人民代表大會上,各省級監察委員會密集組建,至1月31日,31個省(區、市)均已選舉產生省級監察委員會主任。2月11日上午,隨著青海省監察委員會領導班子產生,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監察委員會領導班子已全部按照法定程序產生。

  與此同時,各省(區、市)成立深化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小組,審議通過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加強對市縣一級『施工進度』的督導。各市縣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區、市)黨委要求,借鑒先行先試地區成功經驗,周密組織實施,統籌協調推進。各級黨委負總責、紀委負專責,相關單位各司其職,強化責任擔當,按圖精准施工、合力協作攻堅。2017年11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首家監察委員會——包頭市青山區監察委員會掛牌,至12月27日,全區所有82個市轄旗縣(市、區)監察委員會全部掛牌成立,完成人員轉隸並實現集中辦公。此後,隨著改革步伐不斷加速,新疆、江蘇、陝西、海南等地相繼全部完成三級監察委員會組建。

  先轉隸、再成立、再掛牌,實現紀委監委合署辦公,推動機構資源、工作力量配備向監督執紀一線傾斜

  『改革的過程中,人員是關鍵因素。人員轉隸,相當於部隊的兩軍會師,人都不集中在一起,怎麼集中指揮?因此,我們在此次推開改革試點工作中確立的原則是先轉隸、再成立、再掛牌。』中央紀委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

  按照改革路線圖,各地監察廳局的行政監察和預防腐敗局,與檢察院的反貪、反瀆、職務犯罪預防三個部門都要轉隸到新組建的監察委員會。以湖北省為例,按照轉隸人數或比例與轉隸後工作任務相匹配和『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確定轉隸方案。劃轉的基本依據是近三個年度在反貪、反瀆、職務犯罪預防等部門實際工作人員的平均數,按省、市、縣三級分別予以整體劃轉;對於底數不清或編制區分不明確的,按照22%的比例劃轉政法專項編制,有效破解了編制底數不清和人員混編混崗的難題。

  組建後的監察委員會,與同級紀委合署辦公,實行一套工作機構、兩個機關名稱。各級監察委員會主任由同級紀委書記兼任,副主任由同級紀委副書記兼任,委員主要由紀委常委兼任,同時也包括從檢察院轉隸來的同志。

  各地區在堅持機構、編制、職數『三個不增加』原則的基礎上,積極優化內設部門結構,推動機構資源、工作力量向監督執紀一線傾斜。改革後,遼寧省各級紀委監委監督執紀一線部門編制佔總編制的73.2%;廣東省紀委監委設立24個內設機構,包括綜合部門10個、執紀監督部門7個、審查調查部門6個,以及1個專司追逃追贓部門,直接從事執紀監督和審查調查的人員佔比增加了10%。

  三級監委組建完成後,監察對象大幅增加,監察力量明顯增強。黑龍江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成立後,監察對象數量從改革前的29萬人增加到105萬人;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區監察對象數量從改革前的30.5萬人增加到90.3萬人。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