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西藏更多的貧困農牧民群眾將吃上『旅游飯』
2018-02-24 14:51:05 來源:中國西藏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為冬天雪後的布達拉宮。攝影:戴玉華

  中國西藏網訊 西藏自治區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面臨著點多面廣、基礎薄弱等困難和挑戰,但同時也擁有富集、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等旅游資源優勢。近年來,自治區高度重視旅游扶貧工作,通過強化政策、帶動投資增長、創新金融產品等方式不斷加大力度支持旅游扶貧。走『旅游路』、吃『旅游飯』,成為越來越多西藏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選擇。

  拉薩市城關區奪底鄉周邊,曾經是八大藏戲之一《頓月頓珠》藏藥取材地。近年來,奪底鄉借助方便的交通和豐富的旅游資源,積極打造『拉薩人家』品牌,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拉薩市旅游局駐維巴村工作隊幫助村裡興建了『擦擦』文化展覽館、旅游休閑觀光園等項目,全村『拉薩人家』超過10家。奪底鄉維巴村的德吉一家,2017年接待游客超過800人,增收五六萬元。『鄉村旅游已經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維巴村扶貧專乾尼瑪說。鄉村旅游火了,村民的日子也更旺了。據了解,未來五年,拉薩將投入1.2億元,在全市范圍內打造300家旅游民宿,從而推動拉薩旅游昇級,促進貧困群眾通過旅游脫貧。

  圖為然烏冬景。攝影:紮洛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羅布村,位於被譽為『東方瑞士』的魯朗國際旅游小鎮核心區,依托優質的生態旅游資源,村民由過去完全依靠農業、畜牧業生活,逐步向旅游業及第三產業發展轉變。全村59戶中有51戶開了家庭旅館,家家生意紅火。村民邊巴每年的旅館收入就有12萬元,但他仍堅持每個月去參與保護生態巡山十多天,『這裡的生態就是我們的飯碗,沒有這麼好的生態,就沒有我們的旅游收入,我們可不能把飯碗給砸了。』邊巴說。

  圖為阿裡地區古格王朝遺址。

  被譽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裡地區位於西藏的最西部,靠近邊境,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這裡擁有瑪旁雍錯神湖、岡仁波齊神山、紮達土林、古格王朝遺址等眾多著名的旅游景觀。2017年,阿裡地區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66萬餘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5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20%、10%。據統計,阿裡地區直接或間接參與旅游業的農牧民約1.2萬餘人、創收1.53億元人民幣,已將11個具備旅游發展條件的貧困村提昇了旅游接待和服務能力。

  2018年1月,國家旅游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旅游扶貧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旅游扶貧規劃攻堅、旅游基礎設施提昇、旅游扶貧精品開發、旅游扶貧宣傳推廣、旅游扶貧人纔培訓、旅游扶貧示范創建6個方面,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相關專家和業界人士表示,《方案》的出臺,意味著我國旅游扶貧工作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據西藏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消息,國家旅游局、國務院扶貧辦近日聯合發布了包括318川藏線、青藏線、滇藏線、西藏山南玉麥線在內的十條中國『西部行』自駕游精品旅游線路。這將為沿線地區帶來可觀的旅游收入,使更多的農牧民從中受益。

  2月2日,西藏自治區召開的脫貧攻堅工作會議提出,要在深度貧困地區積極發展鄉村旅游業,吸引能乾會乾的內地群眾參與帶動更多群眾吃上『旅游飯』。西藏自治區在脫貧攻堅的探索中,依托生態優勢,不斷推進旅游精准脫貧,打造了一批特色民俗村和鄉村旅游樣板村,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相得益彰的路子。據了解,到2020年,自治區將全面提昇1057個具備旅游發展條件的貧困村旅游發展能力,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直接從事旅游服務達6萬人以上、間接從事旅游服務達17萬人以上,實現1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這也正是『美麗中國全域旅游年』口號的真實寫照——『新時代,新旅游,新獲得』。(中國西藏網綜合/吳建穎)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