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旅游+』助力春節游
2018-02-22 19:14: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不是熱衷『到此一游』,而是更注重出游的舒適性和趣味性,春節旅游的切片,折射人們對旅游供給側改革更高的期待

  去古縣城看民俗表演,到城市參觀工業博物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出游成為很多家庭的選擇。統計顯示,僅春節假日前4天,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以及旅游收入,同比增長均超過10%,而度假休閑更超越景點觀光,成為居民春節出游的第一動機。不是熱衷『到此一游』,而是更注重出游的舒適性和趣味性,春節期間的旅游市場就像一個切片,折射人們對旅游供給側改革更高的期待。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帶來休閑、娛樂方式的轉變,也在無形中擴大了闔家團圓的地理概念。不管是選擇到海南曬太陽、到北方看冰雪,還是去新西蘭體驗開飛機、去冰島藍湖泡溫泉,『帶著家人去旅行』的觀念日漸普及,消費者的旅游需求日益個性化、多樣化,從景點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成為大勢所趨。

  最近幾年,一些曾不愁收入的5A景區日漸冷清,而一些冷門景區,卻因精心策劃特色旅游線路、服務規范、旅游體驗好而火爆。『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快節奏簡單觀光游正在被加速淘汰,在新的旅游產業結構中,非景點旅游(到景點景區之外)的游客超過八成,想住農村民宿的比住賓館飯店的人多。有業內機構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今年春節個性化向導服務受到青睞,多個家庭一起旅游的訂單大幅增長。這些為旅游目的地改進管理、配套更具針對性的服務,提供了值得深挖的觀察角度。

  『游客喜歡什麼就提供什麼,不喜歡什麼就改正什麼。』有人曾用4個『什麼』來概括旅游產業轉型昇級的關鍵。的確,全面提昇旅游的品質和品位,首先得充分理解游客『挑剔』眼光背後的期許。不僅僅是消除『出門在外,怕被宰,更怕被宰了沒人管』的擔懮,建設質量有保障的服務體系,豐富『旅游+』的融合發展方式,刷新人們的出游體驗等等,同樣也是旅游供給側改革的題中之義。客人的時間,是最需要爭奪的剛性資源。當詩畫江南『村村有景點、處處可游覽』,當內蒙古大草原上一杯牛奶的誕生都能用手去觸摸,這樣的體驗纔能讓人留下來,與相關服務行業產生良性互動,有效盤活區域『大經濟』。

  面對火爆的旅游市場,哪個地方能吸引住游客,關鍵看『旅游+』的努力。除了提高旅行社、酒店、景區的服務質量,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風貌、市場規范等軟環境建設,也被很多地方旅游服務部門納入管理視野。畢竟,目的地的旅游質量,是由景點所在地區的整體綜合環境決定的。吃、住、行、游、購、娛,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疏漏,即使發生在景區之外,都有可能引起游客的吐槽。尤其是節假日,平常被忽略的服務缺失,會因為游客激增成倍放大。無論是江蘇提前發布全省重點景區周邊區域『易堵地圖』,提示游客合理避開擁堵,還是重慶強化對旅游包車、旅游餐飲、飯店火災執法檢查力度,推動實施重點景區節假日流量管理,春節期間各地查漏補缺、優化旅游環境,正是為了去除供需間的『梗阻』,擠掉旅游接待中的水分,方便游客於自在行走、游目騁懷中,提昇旅游的獲得感。

  隨著帶薪休假、小短假的逐漸普及,『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將成為不少地方的旅游常態。鼓勵游客來『游個遍』,就得保證他們能夠『放心玩』。當『人人是旅游形象、處處是旅游環境』的觀念深入人心,旅游纔能成為促人快樂、令人幸福的產業。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