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除夕夜,人們沈浸在節日的喜慶氣氛中,享受著家人團聚的歡樂時刻。每年這個時候,總有一個群體,為了更多人的健康,他們依然選擇堅守。他們,就是從不『缺席』的醫務工作者。
今年除夕夜,阜外醫院小兒重癥監護病房主任王旭並不當班,但重癥監護室裡幾位小患者的病情卻讓她有些放心不下。晚上8點剛過,王旭就來到了醫院了解患者的情況。

阜外醫院小兒重癥監護病房主任王旭
阜外醫院小兒重癥監護病房主任王旭:目前還有十個孩子在我們這接受治療,全部都是重癥復雜先心病手術後的孩子,年齡最小的是出生後只有十九天。
先天性心髒畸形目前是我國新生兒首位出生缺陷疾病,全國每年有近20萬的孩子需接受手術治療,手術之後,等待這些本就孱弱的孩子們的是漫長而充滿風險的術後過程。每到這個時候,醫護人員都要承受難以想象的壓力。因為,家長托付給醫生的不僅僅是連說話都不會的孩子,而是幾個家庭的未來。
阜外醫院小兒重癥監護病房主任王旭:我們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保證每一個孩子的平安,努力讓這些孩子盡早回到父母的懷抱。
晚上十點,往年的忙碌的情景在北京同仁醫院眼科急診室並沒有出現。已經連續十幾年除夕夜值守在一線的眼科副主任盧海告訴記者,由於相關部門加強了對燃放煙花炮竹的管理,使得今年的就診患者數量可能會出現明顯下降,這也是醫護人員最希望看到的。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盧海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盧海:這種數字的下降,鞭炮聲的這種沈靜,並不是我們期望我們醫務人員在職守著我們得到些許的片刻的休息,其實是更多的明亮的眼睛被保下來了。
工作間隙盧海也會掏出手機,查收家人、朋友、同事發來的短信。妻子的信息很長,提醒他注意血壓,腰不好上樓小跑慢點。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盧海:我的家人反正都是醫生,我的父親母親我的妻子,女兒現在學醫了。這環境都是醫生嘛,大家也都知道這樣一個職責,都不會有太多的抱怨。
除夕夜,在北京同仁醫院,像盧海這樣在急診的值班醫師還有14位,另有多名眼外傷、眼底、眼整形、青光眼專業的高年資醫師隨時待命。這個除夕夜,還有數不清的醫務人員堅守在崗位上,對於他們,醫生不僅僅是一個職業,更是一份責任。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