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09次列車停靠在白馬站。唐浩攝
『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早上8:20分,踏上了重慶開往秀山的5609次列車。這趟車會停靠武隆的白馬站,也只有這趟車,纔會停靠渝懷線上的這個五等小站。
沒列車停靠不算稀奇,可是錯過這趟慢車,白馬站就成了『懸掛』在烏江邊上的『孤島』,高聳在岸邊,能想象到落寞,卻無法描繪堅持。
經過3個小時20分鍾的車程,先見到了烏江,後看到了白馬站,也明白了為何『懸掛』--其主體建築矗立江邊,底下由幾根水泥立柱支橕著,好似掛在岸邊。一個依山而建的吊腳樓車站,隨著列車的行近,在眼中逐漸放大。
吊腳樓,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古老建築形式,多臨水而立、依山而築,樓上住人,樓下架空,與大自然渾然一體。
白馬火車站是成都鐵路局僅存的吊腳樓火車站,2006年投入使用。受地勢影響,火車站主體拔地40餘米懸空而建,屹立在山間河畔,背後是滔滔烏江,對面是陡峭絕壁。火車站一層為運轉室和信號機械室,二層是辦公室和職工生活區。
白馬站小,站臺僅50米長,只夠兩節車廂停靠,還沒到站前,列車員就組織即將下車的乘客到7、8號車廂就坐,這裡下車方便。
『我們站沒有站名牌。』代班站長洪傑介紹說,因為白馬站風大,不能在房屋上固定站名,焊接又擔心靠江受潮鏽蝕後,被風掛落在接觸網或者鐵軌上。
沒有名字,讓白馬站更顯『寂寞』。
洪傑說,作為涪陵車務段管內渝懷線上的五等小站,白馬火車站共有職工5人,線路巡養工區職工6人,都是異地職工。車站職工主要負責日常接發列車和運輸協調,在夏季防洪主汛期,還要做好區間看守,謹防山體滑坡;工區職工則主要負責線路設備的養護。
白馬站距離白馬鎮尚遠,要去鎮裡必須得走半小時到江邊坐渡船,抵達對岸後步行到鄉村公交站,再乘車前往鎮上,一趟要耗去大半天的時間。
出去一趟不容易,長時間在這裡工作的職工們摸索出不少竅門,如『去鎮上趕集要買好一星期的食材,哪怕背簍壓得肩膀疼三天』、『養雞種菜可備不時之需,也可為大家改善下伙食』、『進出車站前要提前聯系好渡船,以免耽誤了行程』……
『我們出村要麼過河坐公交車,要麼就坐火車。』白馬鎮楊柳村村民潘延芬說,離車站兩公裡外的楊柳村有百餘戶村民,要是夏天外出時遇到烏江漲水,渡船封航,白馬站就是唯一的選擇。
『春運期間,過站列車比以往多了許多,我們的主要工作是對每趟臨時停靠的列車進行指揮,確保行車安全。』說到今年春運,正在值班的『92後』廖為坦言,『春節值班早已如吃飯睡覺一樣習以為常。』盡管想回家,但為了春運安全,他決定留下來。
『從我2006年1月成為入駐渝懷線的第一批成員時,留守就是常態,早就沒有節日的概念,日期對我而言只是個數字。』盡管已經調離,但作為曾經的站長,白馬站對田雲昆來說還有很多感情,『春節期間白馬站一般3個人值班,兩位值班員8小時輪換,而我則是「24小時隨時待命」。』
14點50分,記者乘坐5610次列車返回。這是每天停靠白馬站的第二趟車,也是最後一趟。兩趟車過後,白馬站便不再迎來送往。
車是慢車,站是小站,但堅守的心卻是無比偉大、溫暖。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