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新春走基層·家鄉新見聞】翰墨香裡話佳節
2018-02-15 19:26:18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春走基層·春節好時光】

  光明日報記者劉華東

  抽一方紅紙,幾經對折後裁開。

  泡一壺濃茶,水氣裊裊時縱筆。

  壓紙、蘸墨、凝神;起筆、勾連、回鋒……

  筆走龍蛇,一副對聯一氣呵成。

  臘月二十八,在山東省青州市高柳鎮朱良村一個叫『武墨齋』的農家小院裡,74歲的書法家馮佔信正在縱筆創作今年的春聯。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百節之首』。民間慶祝春節的習俗多種多樣,貼春聯是其中之一。新春之際,在象征吉祥喜慶的紅紙上寫對聯,貼在門窗兩邊,表達人們祈求福運降臨和五谷豐登的美好心願。

  除了貼春聯,當地大多數人家還要掛紅燈籠、貼福字、貼『落門錢』。『落門錢』是一種剪紙工藝,用薄薄的紅紙,剪出『招財進寶』『人財兩旺』等吉祥語,貼在門戶上。『落門錢』在青州方言中還有一種諧音別稱——『蘿卜錢』。陽春風起處、夜雪微闌時,紅色搖曳,煞是好看。除夕夜,家家戶戶裡裡外外,喜慶的紅色裝點了村莊,更裝點了莊戶人的新生活。

  馮佔信已經堅持寫春聯近60年了。12歲自學書法,曾經在中國書協高級書法專業研修班進修的他是十裡八鄉有名的書法家。『在農村,會寫毛筆字的人特別少。多年以來,一到臘月,我就忙得不可開交,左鄰右捨、鄉裡鄉親都來請我為他們寫春聯。』後來,馮佔信的字越寫越『一發不可收拾』,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但他贈字的初心如一,凡有求,他必有應。

  如今,農民的日子過好了,集市上銷售的春聯工藝越來越復雜,樣式越來越漂亮,但馮佔信一直堅持自己寫。從小習武的他將武術的展閃騰挪與書法的牽絲引帶相結合,形成了行氣貫通、大小參差的書法風格。『傳家有道唯忠厚,處世無奇任率真。』寫完這副對聯,他對記者說,寫字看似只用手,實則調動全身各處,『一口氣寫完一副對聯,就像打了一套拳一樣』。

  『門心、框對、橫批,各有各的樣式、各有各的講究。』

  『除了對仗工整,還講究上仄下平,上聯結尾的音調應該落上聲和去聲,下聯結尾應落在平聲。』

  『行楷最見性情,將胸中之氣宣泄出來,運於筆端,成於紙上。寫這副對聯,落在紙上的是心中喜氣、抒的是盛世襟懷。』

  談到春聯、談到書法,馮佔信如數家珍,滔滔不絕。

  隨著時間的流逝,如今的春節對馮佔信來說,不僅意味著喜慶,更意味著團圓。

  馮佔信的孫女在城裡工作,一個孫子在濟南上大學,另一個孫子今年就要高考了,他的侄子、外甥,多在外工作。『如今孩子們天南海北,各有各的事業、家庭,過節都來探望我。每年見他們一次,看到孩子們一天比一天好,我們老兩口非常高興。』

  『盛世承平興國祚,春風拂面起新程。』正如馮佔信寫的這副春聯,春節雖然忙碌,但他心裡高興。『現在日子過好了,就盼著一家人平平安安,邁入新時代,享受新生活。』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