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春節觀察:中國『年味兒』漂海外 春風送暖到全球
2018-02-14 22:40: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吳合琴 趙多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新網2月14日電 近年來,中國春節文化元素在海外『走紅』,海外的過年氛圍,也逐年昇溫。新年運勢、接福納祥,不再只是華人的傳統理念,外國人也對此著迷。一盤自制水餃、一段生肖故事、一枚狗年郵票、一張京劇臉譜……這些承載著中國特色的元素在春節漂洋過海,傳遞給世界的,不只是中國傳統文化名片,還有濃濃的『年味兒』。

  【一盤餃子:『行走的年夜飯』傳遞年味】

  ——『漂洋過海去看你』

  中國有句民謠『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每逢過年過節,都少不了餃子,薄薄的餃子皮裡包裹著豐富的餡料,不僅美味還象征著團圓。

  『來趟美國不容易,但能看看兒子,一家人在一起包頓餃子,這年過得纔算完整了』美國華人小沈的母親張女士說。小沈目前在加州上班,春節恰逢美國冬季假期結束,他沒法請假回國過春節,但他的父母已在春節前夕赴美團聚。

  時下,不少中國父母會借春節長假赴國外反向探親。但那句『漂洋過海去看你』不是每對父母都能說走就走。身處異國他鄉,大年夜想吃一盤韭菜雞蛋餡的餃子,咋整?別急,父母去不了美國,中國大廚替你代勞。

為迎接農歷新年,舊金山華埠舉辦的年宵花市吸引了各族裔民眾參與,場面熱鬧。(美國《世界日報》記者黃少華/攝影)

  日前,中國美食活動——『歡樂春節-行走的年夜飯』抵達美國洛杉磯。百年中華老字號餐飲業將烤鴨、魚香蝦球、水餃等中國『舌尖上』的味道帶到大洋彼岸,為僑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傳遞家鄉的味道。

  擔任此次『年夜飯』廚藝技術指導的孫曉春說:『1985年到美國參加過廚藝表演,那會兒唐人街的中餐不怎麼理想,但現在中餐在美國飛躍發展,中餐館不但多了,技術也不錯。』

  當地美國人對春節和『年夜飯』也有自己的理解,比弗利山市會議及旅游負責人瑪麗?桑德斯表示:『當時我最先發現自己屬牛,隨後去了解它的意思,逐漸開始了解春節文化,即將到來的狗年意味著繁榮、進步,我對此很激動。』瑪麗?桑德斯頗為興奮,還用中文向中美兩國朋友道賀『新年快樂』。

  【十二生肖:『歪果仁』辨生肖盼好運】

  ——『希望今年收獲愛情』

圖為巨型生肖狗燈飾。陳超 攝

  春節,已不僅僅是全球華僑華人的傳統節日,海外的『洋女婿』也積極參與其中。華人李女士的丈夫保羅是一名法國人。有趣的是,每年春節,李女士常因為工作忙得焦頭爛額,往往是保羅主動提出,希望加入慶祝中國新年的行列。

  保羅說,法國人常常利用春節這個機會,『組團』去當地的中餐館吃飯。中餐的餃子和較為符合法國人口味的糖醋裡脊,都是他的最愛。而十二生肖也同樣是法國人關心的話題,『生肖可能決定了這一年的「運程」』,保羅說。

近日,美國非華裔民眾也在選購年貨,拿著『福來旺到』的春聯。(美國《世界日報》記者李?/攝影)

  狗代表了忠誠,據說出生在狗年的人擁有善良、誠實、聰慧等特質。中新網記者對此進行了隨機采訪,了解關注生肖和『運程』的外國人不在少數。一名年輕男士用中文表示,『我的願望是順利畢業。』一名非洲裔男士表示,『今年想先掙它個一百萬,希望能夠實現。』一名白人女士說,『希望自己快樂、健康,當然還有收獲愛情。』

  『希望大家多吃好吃的,我知道這在中國很重要。大家接下來幾周都會吃很多好東西,與家人團聚。珍惜掛念你的人,與他們一同歡慶春節。』一名外國女士向歡度春節的華人們送上了真摯的祝福。

  【一枚郵票——生肖郵票緣何海外走紅?】

  ——『從申請「准生證」到全球普及』

1月17日,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何煒(右二)、加拿大安大略省研究與創新廳廳長莫偉力(左二)、郵票書法設計者伍啟榮等人為加拿大郵政公司狗年生肖郵票設計揭幕。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攝

  數月前,全球各地就在為春節卯勁造勢,生肖郵票等暢銷紀念品早早『面世』。說起生肖郵票,還得從中國郵票發行的歷史說起。1878年,清朝政府以蟠龍為圖案,印制了中國第一套郵票,集郵界稱其為『大龍郵票』。大龍郵票的發行標志著有數千年郵驛通信歷史的中國,進入了采用現代通信方式的新時期。

  1979年,生肖郵票『准生證』申請事宜被提上日程;1980年2月15日,新中國第一套生肖郵票——『猴票』正式發行,當年的生肖郵票叫『年票』。

  據悉,世界上最早的生肖郵票誕生在1950年,由日本發行了虎年生肖郵票。隨後,菲律賓、加拿大、匈牙利等國相繼發行生肖郵票。如今,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了中國的生肖郵票。

  生肖郵票緣何在海外走紅?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黨委副書記劉自雄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這是中國軟硬實力提昇的體現。

  劉自雄表示,各國都有規模不小的華人社群,『他們把中國文化帶入當地,包括節日、符號、生活方式等,成為當地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且為當地政府和民間廣泛接受。例如,有人就認為加拿大郵政公司發行生肖郵票,是主流社會對華人移民貢獻的肯定。』

  『由於郵票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收集生肖郵票成為一種文化消費活動。』劉自雄指出,作為小眾收藏,收藏生肖郵票確實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潛力。各國發行的狗年生肖郵票各具特色,郵票迷們,你們收藏了嗎?

  【一場京劇:國粹盛宴海外贏得共鳴】

  ——『老戲骨直呼京劇太美』

資料圖:王蓉蓉在美國舊金山藝術宮表演京劇唱段。中新社記者 劉丹 攝

  2月17日,『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將赴泰國、馬來西亞等地進行慰僑演出。著名京劇演員王蓉蓉將隨團為廣大僑胞帶去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在國內,年輕人對京劇的喜愛有限;但在國外,觀眾看京劇的熱情很高。當他們看到京劇這種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形式,會感到很親切,也會被激發起無盡的思鄉情懷。』王蓉蓉說。

  幾年前,王蓉蓉就隨『四海同春』演出團,赴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訪演。 『老戲骨』崔日華是韓國演員協會的理事長,『四海同春』在首爾演出時,他連續看了兩場,並癡迷於王蓉蓉表演的《武家坡》。『這是我第一次現場看京劇,心髒都快跳出來了,感覺內容很有張力,讓我重新認識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當地時間2月8日,中國演員們在莫斯科紅場旁的『古姆』(GUM)國立百貨商店表演變臉。自2月8日至2月28日,這家莫斯科最負盛名的百貨商店將舉行中國春節慶祝活動。中新社記者 王修君 攝

  藝術團在日本東京銀座演出時,歌舞伎演員幸田秀莉用4個漢字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京劇,太美。』看到王蓉蓉表演的《四郎探母》,不懂漢語的秀莉記不住唱詞,但能聽出旋律。她說,歷史上歌舞伎發展的數次轉折都與京劇有關,可以說京劇為歌舞伎的傳承奠定了基礎。

  王蓉蓉說,很多京劇劇目演繹的是歷史故事,其中蘊含了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傳達正能量,而京劇演員應該將它傳播得更廣。

  從飲食、服飾,到節日、街景,中國元素、中國春節走向海外,散發魅力,迷住了許多外國民眾。正如劉自雄所說,對世界而言,春節正從樂一樂的新鮮事兒,逐漸變成能傳遞中華民族文化形態、生活方式的橋梁。

  正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到全球;

  千門萬戶迎新年,華夏年俗繪美圖。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