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纔資源是第一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纔工作,強調『人纔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第一資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顯,人纔競爭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纔,誰就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應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最重要戰略資源和戰略手段就是人纔,特別是能夠緊跟和引領世界潮流的創新型人纔。
人纔強國戰略是強國第一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強盛的宏偉目標,提出了一系列的強國戰略,主要有人纔強國戰略、質量強國戰略、文化強國戰略、海洋強國戰略、創新驅動戰略、制造強國戰略、網絡強國戰略。由於人纔資源是第一資源,是最活躍的要素,是國家興衰的最根本要素,被國家列為實現國家強盛的第一戰略。建設人纔強國既反映了當今世界的時代特征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又有力指導了我國人纔事業的發展,極大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纔競爭。現代經濟社會發展歷史證明,人纔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引領者,而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者,是先進生產力中起著主導作用的因素。從20世紀九十年代興起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已經是噴薄而出的紅日,發展迅猛、影響廣泛,並且種種顛覆性科學技術層出不窮,從而催生出一系列重大產業變革,創造出從未有過的新產品、新需求、新業態,其影響將涉及社會各個領域,包括國際戰略力量對比和國際政治結構格局。人纔已是強國之本、競爭之基、轉型之要,不僅重要,而且是十分緊迫,形勢逼人。
堅持黨管人纔原則。人纔強國戰略的核心,就是大力提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人纔保證和智力支持。『人纔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沒有人纔優勢,就不可能有創新優勢、科技優勢、產業優勢。』國家的強盛,歸根到底必須依靠人纔。我們比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也比任何歷史時期更加渴求人纔。沒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人纔隊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難以順利實現。我們黨有思想優勢、組織優勢和聯系群眾的優勢,能夠管好人纔,用好人纔,能夠讓各類人纔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纔智充分湧流。
創新人纔強國觀念。習近平同志講『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我們要用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開發人纔、推進人纔事業,聚天下英纔而用之。以識纔的慧眼、愛纔的誠意、用纔的膽識、容纔的雅量,聚纔的良方,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活力旺盛,既能滿足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又能參與國際競爭的人纔大軍。要用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纔政策,吸引人纔、引進人纔,用好人纔。
今日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大大增強,由過去追趕著走,變成許多領域的引領者。天宮、天眼、航天這些國之大器已達發達國家水平。由此,為中國人民贏得了尊嚴,也為國家樹立起新形象。
科學施策,梧桐招來鳳凰。一是實施人纔優先發展戰略;二是打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纔、尊重創造的良好環境,形成人人渴望成纔、人人努力成纔、人人皆可成纔、人人盡展纔的社會氛圍,讓人纔強國的時代大船從中獲得綿綿不絕的澎湃動力。三是積極引進世界有用人纔,建設我們的科技人纔大軍。四是堅持精神激勵和物質鼓勵相結合。比如:對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纔,設立國家最高科技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進步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等一系列獎勵制度。同時,運用市場機制,讓人纔的科技成果按市場效益分成或『技術入股』,極大調動了人纔的積極性、創造性。
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向著人纔強國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