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遇到這種『感冒』千萬不能扛
最近,武漢一位花季少女小傅在一次受涼後出現咽喉脹痛、全身乏力,她以為是普通感冒,自己在藥店購買感冒藥之後仍然堅持上班。不料兩天之後出現高燒、胸悶和氣促,被家人送至社區醫院時竟已經出現全身濕冷、意識模糊,隨後轉至武漢同濟醫院心內科治療,入院即被診斷為:暴發性心肌炎。
『暴發性心肌炎是一種極其凶險的心血管急危重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心內科汪道文教授介紹,該病特點是起病急驟,患者很快出現心髒衰竭或者嚴重心律失常,並可伴有肺、肝髒、腎髒等多個髒器功能衰竭,國際數據顯示死亡率高達70%以上。
20—40歲人群最為多見
『常見的感冒病毒中,有20多種病毒能引發暴發性心肌炎。』汪道文教授說,感冒並非小事,『硬扛』有太大隱患。一旦病毒對心肌組織發動攻擊,造成病毒性心肌炎,後果不堪設想。
臨床發現的病毒性心肌炎多見於平時身體比較好、工作學習壓力比較大的青壯年,其中以20—40歲人群最為多見。這一方面與年輕人免疫反應相對敏感有關,當病毒侵襲心肌細胞時,人體免疫系統會本能進行『反攻』,但它又不知道哪些是病毒,哪些是好的心肌細胞,只能全部『消滅』,就像扔手榴彈一樣,不但會傷到敵人,也會炸毀自己。
另一方面,很多人仗著自己年輕,忽視身體發出的信號,實在熬不下去了纔去醫院,而此時心肌細胞往往已經受損得差不多了。尤其是感冒後還參加劇烈運動,從而暴發心肌炎猝死的案例並不鮮見,應引起高度警惕。
哪些情況需要立即就診?
在冬春季流感高發的季節,暴發性心肌炎病例明顯增多。一旦出現『感冒』癥狀,合並明顯的乏力、氣促、胸悶等癥狀,應立即就診,切不可耽誤病情。
『暴發性心肌炎的死亡率要比一般的器質性心髒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導致的死亡率還要高。』汪道文說,其最主要原因是在短時間內產生暴發性的心髒損害,不能及時代償心肺功能,致猝死。
及早治療是逆轉暴發性心肌炎的關鍵環節。流感季節正是該病的高發季,如果有以下癥狀則要警惕自己是否患了暴發性心肌炎:
1.病毒感染癥狀:發熱、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瀉等為首發癥狀。許多患者早期僅有低熱、明顯乏力、不思飲食或伴有輕度腹瀉,可持續3—5天或更長。
2.髒器受累表現:上述病毒感染癥狀後的數日或1—3周,發生氣短、呼吸困難、胸悶或胸痛、心悸、頭昏、極度乏力、食欲明顯下降等癥狀,這也是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
3.心髒功能障礙:為暴發性心肌炎的重要特點,部分患者迅速發生急性左心衰或心源性休克,出現肺循環淤血的表現,如嚴重的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咯粉紅色泡沫痰、焦慮不安、大汗、少尿或無尿等。
一旦救治成功可獲得治愈
據同濟醫院心內科統計,近6年來,該科曾搶救過87名罹患此病的患者。汪道文坦言,在2015年以前,暴發性心肌炎的治愈率並不高,由於缺乏對暴發性心肌炎臨床診治的深入研究,治療上大多參考西方指南,國內缺乏統一專業規范。
2014年6月開始,汪道文團隊開始尋找新的治療藥物和方法,總結出一套『以生命支持為依托的綜合救治方案』。汪道文說,該方案的特色是以心髒器械輔助支持治療為依托,加上激素等藥物綜合治療,盡量減少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該方案救治成功的患者,極少出現心髒後遺癥,復發率也極低。死亡率從70%降至10%以下,是一個裡程碑式的進步。近2年同濟醫院已經接診的50餘例暴發性心肌炎患者無一例死亡。
由汪道文牽頭,集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頂尖大學附屬醫院的30餘位知名專家的集體智慧,經過近5年的反復實踐、多次修改,數易其稿共同編撰完成中國首個『成人暴發性心肌炎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2017)』。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惠汝太教授表示,以生命支持為依托的綜合救治方案被證實是確切有效的。共識的提出可為廣大的醫生提供有效、標准的治療指導,提高治療成功率,挽救更多年輕患者的生命。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