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 題:創新,伴隨中國高鐵前進步伐
近年來,中國高鐵持續保持快速發展步伐,『四縱四橫』高鐵網基本成形,技術成就贏得國際聲譽。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一張見證我國重大高端裝備創新實力的名片。
在正在緊張施工的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工地,記者看到了施工人員的『法寶』——『可視化智慧施工系統』。
『這套系統集施工監測數據、施工信息以及施工管理信息於一體,可以對海量施工數據進行處理分析。』中鐵十四局京張項目副總工程師劉磊告訴記者,清華園隧道是目前北京最大的盾構隧道,穿越3條地鐵線、6條重要城市道路、73條重要市政管線,長距離並行地鐵13號線,距離附近結構物最小距離僅3.4米,施工難度極大,需要時時緊密觀測地質情況。
『比如,通過點擊系統中的3D控件就可以輕松生成三維地層剖面圖,掌握地質信息,做好應對預案。』他表示,目前清華園隧道已經掘進900多米,進展順利。
不僅施工更『智慧』,未來奔跑在京張高鐵上的列車也有一個名字叫『智能』。作為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設計方案中選單位,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師表示,針對冬奧會賽事的特殊需求,列車將設置科技感十足的媒體專用包廂,可以通過智能顯示屏,實時觀看賽事直播,配合覆蓋全車的WIFI系統,參與奧運賽事報道的記者可隨時編輯發送相關稿件。
列車還設有人性化的殘疾人座位區,配有輪椅固定裝置、SOS按鈕以及可折疊桌板等貼心設計。定制化的興奮劑檢測區、冰雪運動器材存放區,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奧運專列』。
創新,伴隨著中國高鐵前進的步伐。今年年初,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由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高鐵齒輪傳動系統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中車戚墅堰所總經理王文虎告訴記者,齒輪傳動系統是高鐵動力傳輸的關鍵設備,此前從技術到工藝都長期被國外公司壟斷,是高鐵列車最『卡脖子』的零部件之一。
經過多年的技術攻堅,王文虎表示,齒輪傳動系統產品全面覆蓋了時速160至350公裡速度等級全部車型和全部高鐵線路。時速350公裡中國標准動車組『復興號』就是『主要客戶』之一。
這樣的自主創新是中國高鐵多年來不懈前行的印證。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橕。
去年9月21日,『復興號』以350公裡的時速在京滬線上正式開跑,樹立了世界高鐵商業運營的新標杆。
『京滬高鐵是目前世界上設計建設標准最高的高速鐵路,「復興號」是按照時速350公裡運營研發制造的中國標准動車組。「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按時速350公裡運營,技術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沒有問題。』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告訴記者。
為了提高安全性,技術人員在『復興號』上建立了全方位安全監測系統。全車有2500餘個傳感器,比以前動車組多出500餘個。『這些傳感器就像眼睛一樣,時時刻刻對列車的運行狀態、軸承溫度、冷卻系統溫度、制動系統狀態、客室環境進行監測。』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波說。
跑得更快,能耗卻更低。京滬高鐵實測結果顯示,在350公裡時速下『復興號』與『和諧號380』相比,總能耗下降了10%,意味著京滬高鐵往返一趟能省5000多度電。
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特別技術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表示,『復興號』將是中國高鐵『走出去』的主力車型。經過多年成網運行,中國高速動車組既無懼大漠風沙,也能適應高寒高熱。『復興號』可以經受零下40℃到40℃的環境考驗,也能根據各地自然、經濟特征做適應性調整。
時速350公裡『復興號』上線運營後,更多的『創新藍圖』已經展開。何華武表示,時速350公裡長編組、時速250公裡、時速160公裡系列化中國標准動車組研制工作也在緊張進行之中。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