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告別近20年野蠻生長 電動自行車姓『自』不姓『機』
2018-02-12 08:55:1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賈平凡 彭訓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告別近20年野蠻生長『新國標』助高質量發展

  電動自行車:姓『自』不姓『機』(發布與解讀)

  『總有一些電動自行車,每次像風一樣從我身邊擦過,讓人提心吊膽。』家住北京市朝陽區雙橋地區的小孫,騎電動自行車上下班已經兩年多了,但他感到越來越不安全。

  經過近20年發展,特別是隨著快遞、外賣等行業興起,電動自行車成為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目前,中國電動自行車產業規模世界第一,年產3000萬輛,社會保有量約2億輛。很多電動自行車越來越大、越來越重、越來越快,已經嚴重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

  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四部門聯合發布《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下稱『新國標』)國家標准報批稿,向社會公示30天,目前公示期即將結束。相較1999年的《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新國標』對電動自行車各項技術指標進行了全面提昇,被譽為電動自行車行業『史上最嚴「新國標」』。

  那麼,『新國標』將對消費者、生產者、銷售者及政府監管部門帶來怎樣影響?目前大量存在的『超標車』到底是姓『機(動車)』還是姓『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行業未來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采訪了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生產者、行業專家和消費者。

  1.確保共同利益最大化

  中國最早的電動自行車標准於1999年出臺,名為《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標准管理與服務中心主任郝文建說,由於時代發展,標准嚴重滯後,使得近20年來電動自行車行業『肆意生長』。此次『新國標』出臺,標志著《條件》正式進入歷史,電動自行車行業迎來嚴格監管時代。

  安全性、強制性和標准化,是『新國標』的三大特點。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具體將其總結為『二二一二』。第一個『二』是指堵住了兩大漏洞:一是將現行標准部分條款強制修訂為全文強制執行;二是針對現在電動自行車出廠以後出現的改裝現象,增加了防篡改要求。第二個『二』是適當提高了兩項指標:最高車速由20公裡每小時調整為25公裡每小時;含電池在內的整車質量由40公斤調整為55公斤。第三個『一』是強調電動自行車必須具有腳踏騎行功能,這是將其納入非機動車管理的前提。第四個『二』是增加了防火阻燃、淋水涉水等兩項安全內容。此外,『新國標』還規定,電動自行車電機功率由240瓦特調整為400瓦特。

  『新國標』帶來的影響是明顯的。對於消費者來說,電動自行車安全性更高了,同時對騎行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大家的共同安全,我完全贊成將電動自行車速度和重量降下來。』小孫說,他家到單位有12公裡,騎自行車太累,買汽車搖號太難。為此,他在2016年購買了一輛電動自行車。但現在一些騎行者,不僅在道路上車速極快,還和機動車、自行車搶行,甚至逆行,讓他每次出行都提心吊膽。

  此前,通過從網絡學習破解知識,他將車改裝為目前最高時速可達近50公裡每小時,車重近60公斤,已不符合『新國標』要求。他表示,如果以後交管部門有要求,他會按照規定去上一個電動摩托車牌照。

  高延敏表示,『新國標』實施後,對於消費者已經購買的不符合新標准的電動自行車,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出妥善解決辦法,通過自然報廢、以舊換新、折價回購、發放報廢補貼、納入機動車管理等方式,在幾年內逐步化解。

  對於企業來說,改革『陣痛』在所難免。『「新國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要消息。』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已經開始認真研究『新國標』中的技術細則,力爭在半年到1年的過渡期內,完成新產品研發、生產線調整和庫存產品消化工作。

  『這也為公司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倪捷表示,『新國標』實施後,公司將朝著兩個方向轉型昇級。一是根據『新國標』改造現有生產線,設計、生產新的電動自行車產品;二是向主管部門申請電動摩托車項目核准,生產和銷售電動摩托車或電動輕便摩托車產品。

  專家表示,『新國標』實施後,不會過多增加企業生產成本和消費者使用成本。據測算,新標准實施後,每輛電動自行車生產成本將增加200元左右。同時,隨著相關配套零部件廠家增多、采購成本下降、一次性投入逐漸攤薄等因素,企業成本會逐步降低,因此不會給消費者購買造成較大影響。

  2.回歸本性強調安全性

  長期以來,電動自行車在滿足人們短途出行同時,也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由於非法改裝,很多電動自行車產品性能已接近機動車。工信部調查顯示,實際使用中部分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超過40公裡每小時,重量超過70公斤,超標車比例接近七成。記者在北京市多家電動自行車銷售市場調查發現,很多電動自行車增加了車長,去掉了腳蹬子,改裝了動力系統,搖身變成『小摩托』。一些銷售者甚至暗示消費者可以從網上學習破解程序,快速實現車輛增速。

  這種亂象帶來的是安全事故頻發和人員傷亡大幅上昇。據統計,5年來,電動自行車肇事致人傷亡的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年均分別上昇8.6%和13.5%。

  因此『新國標』正本清源,首先即明確規定,電動自行車指以車載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具有腳踏騎行能力,能實現電助力或電驅動功能的兩輪自行車。這意味著目前的超標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電動三輪車都不再屬於電動自行車。

  『總的來說,電動自行車姓「自」而不是姓「機」。』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對本報記者表示,『新國標』明確要求電動自行車需要具備腳踏騎行功能,並對最高速度和整車重量做了調整,厘清了長期以來電動自行車到底是自行車還是機動車的問題,帶動其回歸自行車出行本質,也符合自行車交通服務城市的初心。

  他分析說,電動自行車車重和速度存在一定正比關系。車輛越重,高速下保持穩定的能力越強。55公斤重的電動自行車具備速度達到50公裡每小時的能力。根據測算,電動自行車時速50公裡時,出現事故時有80%的致死率。『如何讓55公斤的電動自行車不開到50公裡時速,需要騎行者自律和監管者他律同時發揮作用。』

  同時,電動自行車安全性能低、非法改裝現象也加劇了火災發生。郝文建表示,經過對這些事故原因的調查分析發現,目前絕大多數電動自行車產品車身材料基本不具備防火阻燃要求,一旦發生短路等電氣故障,30秒內即會出現明火,著火後3分鍾火焰溫度可上昇至1200攝氏度,並迅速引燃周圍可燃物體。

  為此,公安部今年1月下發《關於規范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范的通告》,明確嚴禁在建築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為電動車充電。《通告》中,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和電動三輪車都被納入監管范圍。此次『新國標』也在增加車輛材料防火性能、阻燃性能要求外,在說明書中增加了關於電動自行車的使用安全提示。

  在楊新苗看來,從城市管理者和交通部門角度看,從根本上解決電動自行車目前存在的各種問題,推動電動自行車『自行車化』而非『摩托車化』是更好的發展方向。他認為,杭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可通過設置和完善更高的地方標准,采用更為接近自行車的電動自行車產品,提昇城市品質,降低管理成本和事故出現風險。

  3.引領綠色出行新時代

  近年來,各地開始積極探索通過地方立法規范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例如,上海、江蘇等地實施目錄公告管理,對電動自行車進行注冊登記上牌,並加強對駕駛人的教育管理;福建福州、泉州等地通過對超標電動自行車設置過渡期、以舊換新、折價回購等措施,逐步消化存量;廣西南寧等地則強化了通行秩序整治。

  『新國標』向社會公示以來,部分省市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積極籌備召開符合新標准的車型對接交流會,展示按照新標准指標制作的樣車。

  倪捷表示,綠源未來將把精力主要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加大鋰電池研發和推廣力度;二是增強電動自行車剎車制動性能等安全性指標;三是從技術上限制電動自行車車速,最大限度上做到防篡改。他同時建議對『新國標』相關條款進行科學修訂。例如,適當提昇最高電壓,進一步綜合考量防觸電與防過熱之間的關系;應對電動自行車具備腳踏騎行能力進行科學測試和鑒定,以切實降低騎行者安全隱患。

  政府部門相關落實工作也在展開。工信部正在修訂國家標准《電動摩托車與電動輕便摩托車安全要求》,符合該標准的可列為機動車。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長李江平表示,公安部將指導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繼續加大對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向行駛、佔用機動車道行駛、亂停亂放等違法行為的查糾力度,切實維護好道路通行秩序。

  國家工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副局長陳奕輝對本報記者表示,工商部門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指導各地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強化流通領域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和查處力度,監督相關經營單位落實好主體責任。二是加強部門間涉企信息歸集共享,對違法車企實施聯合懲戒。三是引導經營者和消費者增強全民交通安全意識。

  楊新苗則提倡全社會關注電踏車運用。他表示,電踏車保留了自行車騎行能力,同時用電力輔助騎行,在騎行過程中始終需要人力參與,車不踩不走,是歐美市場裡人們中短途出行的重要工具,而且很多產品由中國企業生產。

  『在新時代,城市居民需要更省力方便的新型交通工具。「新國標」如果能帶動人們更新觀念,擺脫對小汽車的依賴,促進更多新型綠色交通工具出現,那將善莫大焉。』楊新苗說。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