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寶成,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博導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動員全黨全社會力量,推進了脫貧攻堅的重大理論創新,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拓展了中國特色脫貧攻堅道路,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形成了內涵豐富、思想深刻、體系完整的脫貧攻堅戰略思想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重要會議、重要時點反復強調脫貧攻堅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意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形成了內涵豐富、思想深刻、體系完整的脫貧攻堅戰略思想,是我們黨脫貧攻堅的重大理論創新。主要內容包括: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的本質要求思想;『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所面對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艱巨任務思想;『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要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形成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局面』的政治優勢思想;『脫貧攻堅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構建科學的體制機制為突破口,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工作』的改革創新思想;『扶貧開發推進到今天這樣的程度,貴在精准,重在精准,成敗之舉在於精准』的精准扶貧思想;『扶貧不是慈善救濟,而是要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的扶志扶智思想;『脫貧致富不僅僅是貧困地區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的大扶貧格局思想;『要加強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加強審計監管,集中整治和查處扶貧領域的職務犯罪,對擠佔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要從嚴懲處』的陽光扶貧思想;『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使命。消除貧困依然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我們要凝聚共識、同舟共濟、攻堅克難,致力於合作共贏,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的合作減貧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形成了『四梁八柱』的制度體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的責任、政策、投入、動員、監督、考核等主要方面,基本形成了『四梁八柱』的制度體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責任制度方面,形成了『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東西部協作機制等。在具體政策方面,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脫貧攻堅文件5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脫貧攻堅文件20個,啟動實施『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中央有關部門出臺政策文件227個;各地也不斷完善『1+N』脫貧攻堅系列文件,內容涉及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勞務輸出扶貧、交通扶貧、水利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農村危房改造、土地增減掛鉤、資產收益扶貧等。在財政投入方面,十八大以來,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體,中央補助地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從379億元增加到861億元,年均增長22.7%;省級和市縣財政扶貧資金投入也大幅度增長;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3381億元,共支持855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社會參與方面,調整完善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關系,確定東部267個經濟較發達縣市區,與西部地區434個貧困縣開展『攜手奔小康』行動;進一步加強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310家中央單位定點幫扶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軍隊和武警部隊定點幫扶3500個貧困村,實施了1萬多個扶貧項目;中央企業設立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開展『百縣萬村』扶貧行動;民營企業實施『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行動;確立每年10月17日為全國扶貧日,等等。在監督巡查方面,制定了脫貧攻堅督查巡查工作辦法,對各地各部門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開展督查巡查;扶貧部門加強與審計、財政等部門的合作;發動媒體、社會等監督力量;設立12317扶貧監督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在績效考核方面,印發了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主要對減貧成效、精准識別、精准幫扶、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等進行嚴格考核,確保脫貧攻堅政策落到實處。
開展了脫貧攻堅重點工作,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大力推進建檔立卡、駐村幫扶、資金監管、規范退出等重點工作,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一是在全國范圍推進建檔立卡工作,基本摸清了貧困人口分布、致貧原因、幫扶需求等信息,實現貧困信息精准到戶到人,建立了全國統一的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二是大力推進駐村幫扶工作,進一步加大駐村乾部選派力度。全國累計選派駐村乾部277.8萬人,實現駐村工作隊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三是加強扶貧資金監管。完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提高資金使用精准度。推進扶貧資金項目審批權限下放到縣,開展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全面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監管,違紀違規問題明顯減少。四是建立貧困退出機制,明確規定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退出的標准、程序和後續政策,嚴格規范貧困退出,防止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質量。五是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為脫貧攻堅重點區域,確定重點脫貧對象。強化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從政策制定、規劃編制、資金安排和項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六是聚焦『六個精准』,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六個精准』包括扶持對象精准、項目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脫貧成效精准。七是開闢脫貧攻堅新途徑,實施了通過發展生產脫貧一批,通過易地搬遷脫貧一批,通過生態補償脫貧一批,通過發展教育脫貧一批,通過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的『五個一批』工程。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