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河北張家口德勝村村民徐海成——俺心裡,春天一直都在
2018-02-11 11: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楊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數九天,屋外滴水成冰,可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小二臺鎮德勝村村民徐海成心裡,這一年,春天一直都在。

  2017年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踏雪來到德勝村,看望慰問困難群眾。就在徐海成家,總書記同鄉親們一起,一筆筆算著一年的收支賬,合計來年的脫貧計劃。

  『總書記就坐在那兒。』徐海成對總書記來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總書記問俺,家裡有多少畝地,種些什麼,收成怎麼樣?連柴米油鹽錢都問到了,對咱老百姓的生活關心得可真細啊。』

  徐海成是2013年被確認的貧困戶。從2008年起,他先後供養兩個女兒上大學,又要給妻子治胃病,日子過得挺緊巴。

  在河北省工信廳駐村工作組的幫扶下,2017年,德勝村新建了280個馬鈴薯育種大棚,一戶一個。徐海成擼起袖子:『有了政府扶持,收益肯定不會差。俺想好好乾一把!』

  大棚分配到戶,有的鄉鄰有困難,多次協商後他都承包了,總共6個。徐海成還想乾大。有朋友找到他,說自己種菜效益不好也想試做馬鈴薯育種。『俺這有地,錢你也不用擔心,俺出大頭,你主要幫著把技術。』徐海成跑去一看樂了,兩人一拍即合,在鄰近村又合建了22個大棚。

  徐海成在28個大棚全部種上馬鈴薯微型薯和原原種。『簡單說,這倆都是馬鈴薯的種薯。』見記者不明白,徐海成忙解釋。

  『去年全村數俺大棚最多,收獲的「金豆豆」也最多,現在就盼著過年後能賣個好價。』徐海成拿出一個塑料瓶給記者,只見裡面裝了幾十粒微型薯,小的如黃豆,大的如雞蛋。『別看它個小,價值可不小,馬鈴薯論斤賣,它論個賣。』

  提到收益,徐海成拿出計算器,『去年建大棚,加上承包費、人工費等,我們一共投進去60多萬元;微型薯加原原種,毛收入預計50來萬。收支相抵,支出多了近10萬。但大棚建好了,往後不用再花錢。今年接著乾就掙錢了。』徐海成充滿信心。

  德勝村村主任李娟插話,徐海成種大棚,不僅自己能致富,還為附近20多人提供了打工崗位。

  徐海成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擺上總書記在他家與村民們座談的照片。『一看到照片,俺就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徐海成說,『爭取早點兒小康,到時再請總書記來咱村看看!』

  《人民日報》( 2018年02月11日01版)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