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處於爬坡過坎關鍵期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吉林,突出科技創新核心地位,加強創新體系、平臺和能力建設,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吉林特色的振興發展新路。

新年裡,誕生在吉林的科技成果喜訊不斷:中車長客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首輛全碳纖維復合材料地鐵車體;『一箭六星』昇空,『吉林一號』組星系統又增加了2名新成員,在軌衛星數量達到10顆。

作為老工業基地,如何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振興發展新路?吉林省的思路是,下好創新這步先手棋。
吉林擁有62所高校、121個科研院所,『有中生新』,首先得利用好這些資源,依托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研發力量,吉林布局『衛星+』產業,打造發展新引擎。眼下,航天信息產業園正式投產,未來,這裡將形成近百億元的產業集群。

老工業基地要振興,還得能『無中生有』。十九大後,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長春璀璨產業園等一批重大創新項目先後落地吉林。為扶持這些項目,吉林出臺一系列政策。現在,在國家級創業創新示范基地長春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可以使用政府發放的創新券,購買檢驗檢測、專利代理等中介服務。
創新離不開人纔,如何讓人纔引得進、留得住?不久前,吉林省出臺了18條人纔新政,從公共服務、創新創業扶持政策等四個方面出臺了激勵措施。
新政策留住了優秀人纔。兩個月來,僅長春就引進各領域人纔2485人,從本科生到博士生,不僅能獲得一次性安家費,還可以入住政府補貼30%的人纔公寓。

創新更需要好機制。今年,吉林要建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下一步將主動對接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推動與國內外重點創新園區的長期互動合作。
2018年,吉林省還推出工業轉型昇級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打造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醫藥和裝備五大支柱產業。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